資源簡介 課題 第24課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 課型 新授課 設計者學習目標 1.了解解放區的土地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概括能力;2.簡述三大戰役、渡江戰役和國民黨統治的覆滅等史實,培養學生的識圖、歸納和制表的能力;2.理解人民解放戰爭迅速取勝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重點 解放區的土地改革;三大戰役難點 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教具準備 課件、《同步學習》教法 學法 預習展示--設疑-解惑--引導互動、 比較法 探討釋疑 講解法 創設問題情境法教學內容 活動設計 教學補筆教師 學生一、《同步學習》第77頁“自主先學”部分:二:交流展示:三、糾錯互評:四、點撥拓展:五、合作探究:六、提煉總結七、達標檢測《同步學習》 導入 講述毛澤東的歷史小故事,毛澤東所說的“三大戰役”指的是什么?中國共產黨又是怎樣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呢?展示交流、合作探究:一、解放區的土地改革1.閱讀教材,說一說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共產黨的土地政策有什么變化?2.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中國土地法大綱》沒收地主土地,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按照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土地改革總路線依靠貧雇農,團結中農,有步驟地、有分別地消滅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發展農業生產3. 出示一段土改時期的圖文資料,提出問題,據上述材料,說一說解放區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翻身農民踴躍參軍參戰,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二、三大戰役和南京解放1.挺進大別山,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率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的序幕。各戰場的人民解放軍也相繼轉入反攻2三大戰役[來@源閱讀教材,完成有關三大戰役基本情況表。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時間1948.9—111948.11—1949.11948.11—1949.1指揮林彪、羅榮桓劉伯承、鄧小平、粟裕聶榮臻、林彪、羅榮桓參戰部隊東北人民解放軍中原、華東野戰軍東北、華北人民解放軍殲敵人數47萬余人55萬余人52萬余人意義解放東北全境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華北全境基本解放3人民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進行決戰的地點為什么首選東北戰場?生:①東北是我軍在兵力上唯一超過敵軍的一個戰場;②東北敵軍孤立分散,占領地區狹小,補給困難;③解放區經過土地改革,人民群眾踴躍參軍支援前線;④東北的工業相對發達,可以用它支援全國的解放戰爭.4. 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①和平民主是當時大勢所趨、民心所向;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傷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古跡和文物不受破壞;③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進一步瓦解敵人。5解放南京意味著什么?(學生討論后回答)①反動勢力方面:統治全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垮臺了。②革命力量方面:中國共產黨代表勞動人民接管了國家領導權,勞動人民的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點撥精講、總結提升1.為什么共產黨能在短短三年間就由弱變強,打敗國民黨呢國民黨:①統治腐敗,失去民心②軍隊厭戰,士氣低落③指揮失當,錯誤過多共產黨:①戰略戰術運用得當②解放軍英勇善戰③人民群眾大力支持 2. 結合所學過的知識,歸納1927到1949年國共關系演變的四個階段。并根據這四個階段的影響,談談對我們今天處理國共關系的啟示。“合則兩利,分則兩傷?!比缃駠矁牲h更須以民族利益為己任,再次攜手合作,為祖國統一作出貢獻。2-3名學生上黑板寫答案、評價 交流預習成果,提出疑問?;ハ嗉m錯、評價學生回答朗讀目標小組合作 回答問題小組合作 探究問題質疑釋疑互相補充交流展示小組互評重點釋疑當堂測試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進攻序幕的事件是 ( )A.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 B.黨中央主動撤離延安 C.孟良崮戰役 D.遼沈戰役2.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國民黨軍官感嘆道:“這一著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來的。錦州好比一條扁擔,一頭挑東北,一頭挑華北,現在是中間折斷了?!庇纱丝芍袊@的戰役是 遼沈戰役 B. 淮海戰役 C. 平津戰役 D. 渡江戰役4.哪一戰役解放長江中下游以北的廣大地區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C淮海戰役D.渡江戰役4.華北國民黨軍隊總司令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古城北平得到和平解放。這是哪一戰役的成果 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5.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制定的最徹底的土地法令是 ( ) A.《五四指示》 B.《土地改革法》C.《平津土地法》 D.《中國土地法大綱》6.有關三大戰役的表述,下列哪一項說法不正確 ( ) A.發生在1948年秋至1949年初B.基本上消滅國民黨軍隊主力C.奠定了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基礎D.標志著國民黨政權垮臺7. 抗戰勝利后,解放區實行的土地政策是 ( ) A. 減租減息政策 B. 按農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C.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 D. 交租交息政策8.有人形象的說南京既是中國近代史的起點,也是中國近代史的終點。能夠反映這種說法的兩個歷史片段是 ①英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 ②日本在南京制造大屠殺 ③孫中山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 ④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國民政府“總統府”A.①③ B.④ C.①④ D.②③9.整理歷史知識結構圖是一種高效的學習方法。以下示意圖有助于我們了解 ( )人民解放戰爭的主要進程 B.抗日戰爭的發展歷程C.國民大革命的主要進程 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發展歷程10.下列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歷史事件,排列順序正確的選項是 ( )①國民政府在大陸的反動統治覆滅 ②遼沈戰役 ③渡江戰役 ④北平和平解放①②④③ B.①②④③板書設計 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經濟 解放區土地改革《中國土地法大綱》 土地改革總路線軍事 三大戰役 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渡江戰役教后記 在本課教學中,主要是關于一系列戰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觀看戰爭影片片斷,讓學生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直觀的形式獲得歷史的基礎知識,而且還可以大大增強學生愛黨、愛國、愛家的情感,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當然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思考如何安排適當時間觀看影片來達到教與學的目的,是需要注意和思考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