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課題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教學目標1.通過史料分析,了解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和“總路線”的提出,“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2.通過閱讀課本,簡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 3.通過視頻解讀和史料分析,知道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和先進人物的卓越貢獻。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中共八大確定的主要任務、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文化大革命”。教學過程視頻導入 教師活動:1.播放視頻習近平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大會上對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評價。 視頻分析:習近平為什么會如此評價毛澤東為首的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思考問題,進入本課的學習。 設計意圖: 拉近歷史的距離,讓學生近距離感受歷史,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 任務驅動一:一個良好的開端 中共八大的召開 教師活動 1.結合課文,閱讀材料分析中共八大的探索是否正確?為什么? 2.觀察圖片及文字信息,發現中共八大之后社會主義道路方向的變化。 學生活動 閱讀分析史料,抓住關鍵詞分析中共八大的探索是否正確,并分析原因。 中共八大之后以及隨著三大改造的完成,社會主義探索方向發生了什么變化?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歷史解釋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任務驅動二:一次嚴重的失誤 教師活動 1.總路線 總路線根據材料分析總路線的特點。 “多快好省”反映了人民群眾迫切要求改變我國落后狀況的愿望。 “速度”反映了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規律。 “左”傾錯誤 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 通過圖表分析,材料研讀、古今對比等方式概括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特點。 大躍進: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 人民公社化運動:共產風 學生活動 分析《人民日報》上刊登總路線的內容,思考這條路線是否合理?片面強調“快”說明了什么問題? 通過圖表分析,材料研讀、古今對比等方式概括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特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歸納概況的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解讀史料的能力 任務驅動三:一個調整方案 教師活動:八字方針 背景:由于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國民經濟困難,再加上三年的自然災害,使人民生活困苦不堪。 措施: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 影響:通過調整方案,使國民經濟生產總值不斷提高,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 學生活動 1.通過圖表《建國初期平均旱災災情統計指標比較》以及材料分析造成國民經濟困難的原因是什么? 2.1961年中央面對國民經濟困難采取了什么措施?產生了什么影響?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讀圖分析能力 任務驅動四:一場社會浩劫 教師活動 文化大革命 (過渡語)到1965年,經濟上的失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糾正,但政治上的左傾錯誤并未認真的清理,一場長達十年的社會浩劫開始了—— 學生活動 通過閱讀課本及PPT的圖片,文字材料總結概括文化大革命發生的原因、指揮部、動亂表現、最大冤案、結果、影響。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解讀歷史的能力。 任務驅動五:一些建設成就 教師活動 1.建設成就:引導學生對社會主義探索時期的成就分類整理。 2.革命精神:觀看視頻,總結從英雄模范人物身上學到了什么品質?不怕吃苦,艱苦創業,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學生活動 1.閱讀課本,歸類整理,完成上述表格。 2.觀看視頻,概括從英雄模范人物身上你學到了什么品質?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 能力。 任務驅動六:一場深刻反思 教師活動 如果不能吸取歷史當中的教訓的話,它還會教訓我們。——王建勛 引導學生對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出現的失誤進行總結,分析。 學生活動 閱讀材料,分析社會主義探索時期中國共產黨出現失誤的原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課堂小結 結束語: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歷史總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中前進。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有能力靠自己的力量糾正自己的錯誤,黨和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