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課程標準】了解西方列強對亞非拉的殖民擴張、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理解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素養目標】1、 了解西方列強在亞非拉殖民擴張的基本史實,了解奴役與控制,抗爭與獨立的斗爭史實,強化時空觀念。2、 認識殖民擴張對世界的雙重作用,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3、 理解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4、 認識殖民主義的罪惡,樹立多元文化觀,感受建立和諧世界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國情懷。【教學重難點】重點:西方列強在亞非拉殖民擴張的基本史實難點:①認識殖民擴張對世界的雙重作用,②理解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教學過程】【導入新課】PPT圖片,第一張照片顯示一位欲哭無淚的剛果黑人父親,長時間盯著他5歲女兒的右手掌和左腳掌發呆,他5歲女兒的肢體因為他今天收割橡膠太少而被比利時殖民者剁掉,沒有人知道他在那里坐了多久和他在思考什么,他的同伴們顯得冷漠或是愛莫能助。第二張照片是1890年12月29日,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拉科塔松林印第安人游牧地區的傷膝溪大屠殺,被埋的印第安人。第三張是歐洲白種人對待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人,他們被種族滅絕了,最后一個還做成了標本。問:這些圖片都反映了什么主題?預設回答:殖民侵略問:這幅地圖反映的是哪個國家?預設回答:英國“日不落帝國”師:對,這些都是殖民侵略的典型事件。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新課講授】概念解析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是指被資本主義壓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庸國。從15世紀新航路開辟起,世界資本主義經歷了幾百年的擴張,到18世紀,拉丁美洲已經完成處于歐洲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19世紀晚期,非洲瓜分完畢;20世紀初,亞洲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狀態。這樣的狀態是怎樣形成的呢?我們來個“分組活動”。請同學們根據教材及所學知識,思考:如果你是拉丁美洲、亞洲或非洲人民,你遭受了怎樣的殖民侵略?如果你是西方列強,在殖民擴張的不同階段有什么特征。請同學們自主學習并思考。微觀——殖民入侵拉丁美洲殖民地化1532年卡哈馬卡戰役,169名帶著槍炮的西班牙人,僅用幾個小時就打敗了印加帝國8萬軍隊,俘虜了印加皇帝阿塔瓦爾帕。侵略者勒索了史上最高的贖金:足夠裝滿一間長22英尺、寬17英尺、高超過8英尺房間的黃金。贖金交付后,西班牙殖民者卻違背諾言,把阿塔瓦爾帕處死了。后來征服了整個印加帝國。對征服者來講,美洲最富吸引力的就是黃金。他們無視黃金制品的藝術和文化價值,只是簡單地把它們熔化成金塊運回歐洲。后話一下,如果保留那些黃金制品到今天,價值不可估量,遠超過這些金塊。這只是美洲被侵略的開端,后來南美洲有了個新名字“拉丁美洲”。問:為什么稱為“拉丁美洲”?預設回答:學了這段歷史就知道,美國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區。這一地區曾經長期淪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而這兩種語言都屬印歐語系拉丁語族,因此,這一地區被稱為“拉丁美洲”。問:請根據自習成果,說說拉丁美洲殖民統治的概況預設回答:時間 殖民國家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范圍15世紀—16世紀中葉 西班牙 1496年,建立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 到16世紀中葉,殖民地包括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個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16世紀 葡萄牙 建立了巴西殖民地17、18世紀 荷蘭、英國、法國 拉丁美洲除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以外的地區。政治上,實行專制統治,建立總督轄區治理殖民地。經濟上,推行農奴制,發展種植園經濟;開采金銀礦,掠奪了巨額財富;發起罪惡的黑奴貿易;禁止殖民地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二)亞洲被殖民拉美被殖民,亞洲也不能幸免。問:亞洲被殖民的概況預設回答:16世紀:葡萄牙建立商站,控制商路。西班牙占領菲律賓17世紀后:英國、荷蘭和法國成為主角,擴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印度、印尼、奧斯曼帝國、伊朗、中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絕大部分地區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補充一個印度淪為殖民地過程中的一個故事“殖民頭子克萊武被表彰”:1757年克萊武指揮英國殖民軍隊入侵孟加拉,發生普拉西戰役。英國人以死傷75人的代價(22人死亡,53人受傷),擊潰了孟加拉的7萬大軍(死傷500余人)。它為英國人征服孟加拉,以至最后征服整個印度鋪平了道路。主要指揮官克萊武,放手讓部下搶劫,他自己一人就從當地土王的金庫中搶奪了價值23萬英鎊的金銀財寶。……英國議會因克萊武“對國家作出巨大的貢獻”對他予以表彰。據統計,1757—1815年間,英國從印度攫取的財富不下10億英鎊。(三)非洲被殖民1、地圖上這些“象牙海岸”、“黃金海岸”、“奴隸海岸”的名稱印證著那段殖民歷史。問:非洲被殖民的概況預設回答:15世紀—19世紀中葉:在西非、中非和南非占領重要港口和城鎮,持續進行奴隸貿易18世紀后期—19世紀中后期:英法入侵爭奪北非;各國深入非洲內地探險2、出示圖片問:這是19世紀英國一位探險家和傳教士叫利文斯通的人畫的。他描繪了非洲奴隸貿易的慘狀。1861年7月15日,利文斯頓的探險隊來到希雷河邊,剛好遇到一對被捕獲的奴隸。這支奴隸隊伍有男、有女、有小孩,每個人的脖子上套著相連的木枷,手上扣著鏈子。有位母親累得抱不動她的孩子,奴隸販子一刀就砍下了那個嬰兒的頭顱。同學們聽了奴隸貿易的故事有什么感受 預設回答:奴隸貿易慘無人道,滿是罪惡。之后歐洲列強瓜分了非洲。3、播放視頻,出示圖片,問:思考非洲各國分界線的特點及產生的原因預設回答:特點:有規整的直線,“地圖上作業”原因:1884年召開的柏林會議,確立“有效占領”原則,標志歐洲在非洲的擴張有了國際法依據。列強們開會,告知其他國家,在地圖上劃線占領。過渡:從剛才的殖民故事和各地殖民概況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強權的世界,一段滴血的歷史。我們再從整體上把握一下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過程。中觀——殖民對比播放“西方國家殖民世界進程圖(動圖)”1、探究一:觀察殖民進程動圖,思考殖民過程有何特點?預設回答:殖民國家數量逐漸增多,并且以歐洲國家為主;19世紀末20世紀初,整個世界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2、探究二:不同階段殖民國家的侵略方式有何變化?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材料一:1757年,克萊武指揮英國殖民軍隊侵占了孟加拉,放手讓部下搶劫,他自己一人就從當地土王的金庫中搶奪了價值23萬英鎊的金銀財寶。——《中外歷史綱要(下)》第71頁材料二:……農村村社賴以存在的基礎——農業和手工業——兩大支柱被摧毀,到19世紀中葉農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國價格低廉的工業產品很快占領了印度市場,傳統的手工業部門被沖垮,印度也由棉紡織品的輸出國變為輸入國。——馬克思《不列顛在印度的統治》材料三:1894年估計約有1億多美元,到1914年時已增至9.6億多美元......“庚子賠款”有一部分就轉化為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企業投資。——陳爭平《中國近代經濟史教材》預設回答:直接掠奪財富——商品輸出為主——資本輸出為主根本原因:與資本主義不同發展階段密切相關3、探究三:前后矛盾的殖民政策反映了經濟思想有何變動?預設回答:重商主義——自由資本主義4、小結一下西方殖民擴張的階段性特征。填表并思考:推動各國侵略方式、經濟主張發生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過渡:我們從更長時段來感受這段歷史帶來的影響三、遠觀——殖民影響1、歷史影響探究四: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了怎樣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這一格局有什么影響?材料一:1880年時,我們所面對的不完全是一個單一的世界,而是一個由兩部分所合成的全球體系:一部分是已開發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賴的、貧窮的……19世紀80年代,歐洲不僅是支配和改變世界的資本主義發展核心,同時也是世界經濟和資本主義社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霍布斯鮑姆著,賈士著譯《帝國的年代:1875一1914》材料二:材料三:英國在印度,要完成雙重的使命。一個是破壞的使命。即消滅舊的亞洲式社會。另一個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亞洲為西方式的社會奠定物質基礎。 —馬克思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預設回答:(1)對世界:形成以西方資本主義為中心的世界格局;形成世界殖民體系;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為一體。(2)對殖民者: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但帝國主義國家內部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它們之間的擴張與爭奪加劇,孕育著新的更大的沖突。(3)對殖民地:①破壞性: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打破了當地傳統的經濟結構;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極不合理的狀態。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不斷高漲(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②建設性:傳播先進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客觀上促進了殖民地的發展與進步。2、現實影響殖民遺毒3、在歷史感悟中回望現實從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所引發的世界文明碰撞的歷史中,你對人類歷史的發展有何體悟?中國智慧: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板書設計】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