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教學目標】1、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的歷史背景。2、從史料實證和歷史解釋的角度理解《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的內容,認識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歷史意義。3、從史料實證角度掌握第一國際的成立和巴黎公社革命的史實,認識巴黎公社戰士的英勇斗爭精神,并運用唯物史觀認識巴黎公社的經驗教訓。【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巴黎公社的意義。2、教學難點:理解工業革命對馬克思主義誕生作用、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內容和普世價值。【時空定位】【線索梳理】根據“時空定位”圖示并快速瀏覽教材,你能梳理出本課知識學習的線索?【導入新課】溫故知新思考:19世紀初的歐美: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狀況?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經濟基礎【推進新課】探索真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根據材料分析:資本主義制度的各種弊病逐漸顯現,社會矛盾日益尖銳。(1)經濟基礎/根因:工業革命推動資本主義迅速發展,貧富分化,資本主義的弊端也日益暴露,階級矛盾尖銳。【知識拓展】結合經濟學原理,分析資本主義國家為什么會爆發經濟危機?1825年英國爆發第一次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從此經濟危機大約每十年爆發一次;1857年爆發的經濟危機已經變成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展示圖片:“搗毀機器運動”(盧德運動)、國際工人運動示意圖19世紀三四十年代,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武裝起義、英國工人爭取普選權的憲章運動和德意志西里西亞織工起義。標志著歐洲無產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2)階級基礎:歐洲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需要科學理論指導(呼喚科學理論)空想思想家們設想如何改變社會不公?可行嗎?生:空想思想家們揭露和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弊端,反對自由放任競爭,主張建立合作、平等、和諧的理想社會。沒有找到實現理想社會的力量和正確有效途徑---空想意義:留下了寶貴的思想遺產,成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來源。思想基礎:批判繼承了德國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4)實踐基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探索和革命實踐(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社會主義由空想到科學)展示思維導圖: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共產黨宣言》發表意義:《共產黨宣言》第一次較為完整系統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闡明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問題探究】根據教材,結合所學知識理解馬克思主義的誕生的標志《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及偉大的歷史價值。【課堂思考】閱讀材料并回答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內容)?學生根據材料分析:①肯定資本主義的歷史進步作用②論證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資本主義必將被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所取代③肯定階級斗爭的重要歷史作用(無產階級暴力革命)④宣告了無產階級的歷史使命。(建立無產階級專政)⑤號召無產階級國際聯合斗爭(三)馬克思主義的豐富與發展1、革命實踐:積極投身于1848 年革命斗爭中①創辦報紙宣傳革命②組織工人參加武裝起義2、理論探索(1)剩余價值學說:1867年馬克思出版《資本論》第一卷政治經濟學巨著《資本論》通過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深刻剖析,馬克思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和資本家剝削的秘密。(2)創立唯物史觀: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觀科學地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辨證關系,鮮明地提出了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巨大作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通過思維導圖展示:馬克思主義哲學(辨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剩余價值學說)科學社會主義(階級斗爭理論)是馬克思主義三大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誕生的重大影響學生閱讀材料歸納:(1)科學性:創造性的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指引著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動,始終站在時代前沿。(2)實踐性:成為西歐工人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亞洲、美洲工人運動和民族民主運動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為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精神力量。(3)方向性: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建立和發展,人民第一次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成為實現自身解放和全人類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二、傳播真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一)第一國際成立----國際工人協會(1)原因: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和恩格斯發出了“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偉大號召,積極促進工人階級的國際聯合。(2)成立:1864 年,國際工人協會(“第一國際”)在倫敦成立。(3)意義: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階段。(二)巴黎公社(1)背景①民族矛盾:1870年普法戰爭法國戰敗,矛盾激化。②階級矛盾: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企圖解除巴黎人民的武裝。思考:巴黎公社是歷史的必然還是偶然?巴黎公社是特殊條件下的一個城市的起義,也就具有自發性、偶然性,并不是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發展的結果?!R克思建立1871年3月,巴黎爆發工人武裝起義,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性質:第一個工人階級政權師強調:≠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第一國際的一些成員在公社的活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認為建立工人政權是向社會主義邁出的第一步。3.革命措施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打碎舊的國家機關,建立立法與行政合一的政權機關和司法機構;廢除舊軍隊和舊警察,代之以國民自衛軍和治安委員會人民有權監督和罷免由選舉產生的公職人員,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工人的工資。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廠;實行八小時工作日;等等4.結果1871年5月28日,巴黎公社被法國資產階級和普魯士聯合扼殺。思考:巴黎公社失敗原因⑴根本原因:法國資本主義處于上升時期,法國政治、經濟發展還不足以廢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即:不具備無產階級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并取得成功的客觀條件);⑵客觀原因:資產階級反動勢力過于強大,國內外聯合鎮壓(法國資產階級和普魯士)⑶主觀原因:法國工人階級力量弱小,在政治上還不成熟。①沒有成熟的無產階級政黨領導;②未能乘勝追擊殘敵;③未沒收法蘭西銀行,讓它給反動政府以資助;④未能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無產階級孤軍作戰。師小結: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革命的理論和實踐發展受到歷史客觀條件的制約。(5)歷史意義巴黎公社作為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被載入史冊,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無產階級革命與專政的學說),為國際工人運動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思考】如何理解巴黎公社是“無產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①從產生來看,它是在巴黎無產階級通過暴力革命推翻資產階級政府的基礎上建立的。②從政權的領導人來看,他們是普選產生的工人階級的代表。③從實行的措施來看,公社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做出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嘗試;沒收逃亡資本家的工廠觸及資本主義私有制,具有明顯的無產階級性質。【問題探究】巴黎公社運動給我們留下了哪些經驗與教訓?(1)經驗①無產階級要獲得解放,必須進行暴力革命。②打碎舊的國家機器,建立新的國家機器(最主要的)③對國家進行民主化改造(公職人員選舉產生;限薪;監督)(2)教訓①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有先進的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②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指導;③必須建立廣泛的工農聯盟。【本課小結】【板書設計】第11課 馬克思主義的誕生與傳播一、探索真理: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一)馬克思主義誕生的背景(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三)馬克思主義的豐富與發展二、傳播真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一)第一國際成立----國際工人協會(二)巴黎公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