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小學美術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課時備課單位名稱: xx小學 課題: 公交車上適用年級: 一年級 設計者:一、目標確定依據1.相關課程標準論述《公交車上》一課取材于《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湖南美術出版社,一年級下冊教科書中第十九課,本課是湖南美術出版社《美術》一年級下冊的第19課《公交車上》;公交車時常見的交通工具之一,與生活息息相關,是城市的一道風景線。本課要求學生添畫公交車的細節(jié),還要表現不同動態(tài)的乘客,增添畫面的生活氣息和活潑氣氛。 2.教材分析本次活動一下湘教版的美術《公交車上》,因為公交車是孩子們經常看見的并感受過的,所以選擇與他們日常生活中最接近的一課進行設計,但是本課單純的運用圖片并不能引起學生對美術繪畫的興趣,而電教媒體作為信息的載體,在教育目標與教育內容實踐的操作中搭上橋梁。它聲形并茂,色彩艷麗,生動直觀,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讓學生更有興趣的去探索。3.學情分析該年級段學生剛進小學校園時間較短,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活潑好動,好奇心重,教師應以加強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結合講故事、做游戲、視頻、音樂等方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這個年級段學生十分喜愛各類美術活動,想象力豐富、大膽,對形、線、色的認識感性、真誠,是兒童畫表現的黃金時期,在手工制作活動中技能運用有限但是造型稚拙別有情趣。二、學習目標(一)五維目標1.美術基礎知識:觀察公交車特征,進行簡單描繪。2.美術表現: 運用多媒體以及各種感官 ,能夸張畫出公交車,適當添畫人物。3.審美判斷:在充滿情意的學習中受到一次環(huán)境保護的教育。4.創(chuàng)意實踐: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fā)豐富的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愿望. 5.審美多元化與文化理解:通過多媒體的觀賞,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喜愛.以及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禮貌坐車及觀察生活的好習慣。 三、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 通過多媒體的觀賞,激發(fā)學生對藝術的喜愛,發(fā)展想像力與創(chuàng)造力。學習難點:如何抓住公交車特征,描畫細致、有情趣。四、評價任務1、你畫的是一種什么樣的公交車?2、誰的畫面豐富而有趣?3、畫出了哪些細節(jié)或零部件,各個零部件的表現與其他小朋友一樣嗎?4、車上有那些人物?又分別有什么樣的動態(tài)或表情?他們手上提的,頭上戴的又是什么?5、欣賞公交車正面與背面的作品、立體公交車作品課時安排一課時六、教學過程一、謎語導入(一)出示謎語:四眼像銅鈴,四腳圓滾滾,腰間有嘴巴,專吃過路人(二)板書課題:公交車上二、組裝零件 認識結構(一) 教師出示課件:少了零件的公交車1、零件散落一地:車輪、后視鏡、車燈、雨刮器、牌照等。2、學生指出零部件應放置的正確位置。(二)教師提問:你還能回憶公交車內還有什么配置嗎?生:方向盤、拉手、座椅、投幣機、電視、電風扇等。(三)總結:出示公交車結構圖三、認識其他種類的公交車 出示普通公交車圖片(一) 認識鉸接公交車(二) 認識無軌電車(三) 認識雙層公交車四、方法探討 繪畫指導(一)繪畫步驟:1、首先畫公交車的外形2、畫車輪3、畫車門4、畫車窗(二)公交車變形記,指導學生夸張表現1、在普通公交車的基礎上拉長公交車,長的更長。2、在雙層公交車的基礎上再將公交車加層,高的更高。3、將公交車的車窗變得更大更寬。(三)構圖指導:1、認識評價構圖:出示兩幅公交車的作品,選出構圖最為恰當的一幅。2、出示三幅構圖定位有問題的作品,學生想辦法修改和調整。①、公交車畫小了可在外圍加一層,畫錯的部分可巧妙變?yōu)檐嚿砼c車窗的分割線。②、公交車畫短了可想辦法再補加一節(jié)。③、車窗畫小了,就將繪畫重心轉移到車身圖案或車身廣告上。④、車窗畫大了,則可透過特大落地窗有充分的面積添畫車內更多的零部件或人物。總結:車身外輪廓的大小和位置決定公交車在畫面中的大小和位置。(四)根據學生各自的時間與能力適當添畫人物。人物:坐、站立、老人、小孩、孕婦……都可以表現五、創(chuàng)造表現作業(yè)要求:用夸張的方法畫一輛公共汽車,并添畫車內或車外的人物。1、 欣賞小朋友的作品2、 學生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