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1課 冷戰后的世界格局內容要求 教學目標通過世界多極化,了解現代世界的基本特點;知道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時代潮流,了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重要意義 1.通過閱讀教材和相關史料,了解冷戰結束后國際格局的變化、國際形勢緊張與動蕩的原因;了解科索沃戰爭的基本史實及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原因和表現;了解不結盟運動的基本史實;知道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認識人類命運共同體。(史料實證、歷史解釋) 2.通過對當今世界格局的學習,明確國際地位的提高建立在強大的綜合國力基礎上,經濟實力也決定各國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唯物史觀) 3.了解中國為建立國際新秩序作出的努力,培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家國情懷)教學重點:霸權主義和地區沖突;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教學難點:當今世界格局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一、導入新課教師播放視頻:《911恐怖襲擊》。“9·11”事件是發生在美國本土的最為嚴重的恐怖攻擊行動,遇難者總數高達2 996人。對于此次事件的財產損失各方統計不一,聯合國發表報告稱,此次恐怖襲擊對美經濟損失達2 000億美元,相當于當年生產總值的2%。此次事件對全球經濟所造成的損害甚至達到1萬億美元左右。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悲慘事件?帶著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第21課《冷戰后的世界格局》。二、探究新知(一)霸權主義與地區沖突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分析冷戰結束后國際關系格局有哪些變化。國際形勢緊張與動蕩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提示:(1)變化:冷戰的結束使世界形勢發展的總趨勢走向緩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的主題,但仍然存在著很多矛盾和沖突。(2)表現:①美國的霸權主義。②隨著兩極格局被打破,一些國家和地區內部長期固有的矛盾(地區、民族、宗教、領土等)隨即爆發。③國際恐怖主義勢力抬頭。2.材料展示:材料一 科索沃戰爭。在科索沃一片農田里發現的一枚北約投下的BLU-97A/B集束炸彈和集束炸彈的外殼。這種炸彈是國際上禁止使用的。材料二 被北約導彈炸毀的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教師提問: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歸納科索沃戰爭的時間、過程。提示:時間:1999年。過程: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打著“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越過安理會,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進行了持續78天的轟炸。教師總結:科索沃戰爭是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挑戰??扑魑謶馉幈砻?,世界多極化趨勢將是長期的、曲折的斗爭過程。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受到嚴重挑戰。(二)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1.教師講述: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兩極格局的崩潰,國際力量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出現了一超(美國)多強(歐盟、日本、中國和俄羅斯)并存的局面,這就是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2.教師提問:結合材料與教材內容,總結世界出現多極化趨勢的原因。提示:①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聯盟或國家的實力不斷增長,成為牽制美國稱霸世界、促進世界格局多極化的重要力量。②美國的霸權政策,遭到了包括西方主要國家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的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不得人心。教師總結:世界格局多極化趨勢的出現,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于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3.教師提問:當今世界的多極化趨勢的表現有哪些?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1)歐盟成立后,歐洲的實力進一步增強,地位進一步提高。歐盟希望擺脫對美國的依賴,發出自己的聲音,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2)日本經濟發展速度加快,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時,日本也在積極謀求政治大國的地位。(3)中國通過改革開放,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10年,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中國的和平崛起對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4)俄羅斯地大物博,在度過蘇聯解體的社會動蕩期后,憑借豐富的自然資源,致力于國家復興,力求在國際舞臺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5)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總數的3/4,它們的總體實力在不斷增強,國際影響不斷擴大,發展中國家成為推動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4.教師補充講解:不同時期的世界形勢與國際關系圖解。(三)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努力1.材料展示:材料一 不結盟運動的創始人。 材料二引導學生閱讀材料和教材正文內容,說說不結盟運動建立的背景、時間與影響。提示:(1)背景:①二戰后,亞非拉經過民族解放斗爭,誕生了許多新興獨立國家。②新興獨立國家在美蘇對峙格局下,安全受到威脅。③要求改變不合理狀況,謀求和平獨立發展的途徑。(2)時間:1961年,不結盟運動正式成立。(3)影響:①推動了民族解放運動深入發展,加速了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②標志著廣大發展中國家已經成為國際政治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③在一定程度上沖擊著兩極格局,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2.教師提問:說說在多極化趨勢下,大多數國家對建立世界新秩序的態度。提示:冷戰結束后,隨著世界多極化趨勢的發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成為大多數國家的要求。各國致力于發展經濟,力爭增強經濟實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3.教師提問:中國對全球治理提出了什么目標?中國如何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提示:(1)目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2)應對:中國應該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絕不干涉別國內政;倡導和平發展,加強國際合作;堅定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堅持改革開放,提高綜合國力。三、課堂小結冷戰結束后,美蘇兩極對峙的格局終結。舊的格局已結束,新的格局并未形成。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歐盟、中國、俄羅斯等多個強國,推動著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成為各國面臨的重要任務。見課件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學過程要盡可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只是起引導者的作用。在整節課中,學生展示他們預習成果的機會較少,且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也較少;語言不夠精練且缺乏激情,應在表揚和肯定學生這一方面再強化一下,增強親和力。另外,在講到第三部分內容時,可適當增加時事熱點,如“一帶一路”建設,強化一下中國對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態度和對策,讓學生理解更加深刻一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