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設計的自行車》教學設計姓名:單位:課 題 《我設計的自行車》 版 本 山東教育出版社年 級 三年級 課 時 1課時教材分析 《我設計的自行車》是山東教育出版社小學《美術》三年級上冊第15課活動內容,本課以“我設計的自行車”為課題,自行車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交通工具,從它誕生至今已經歷了二百多年的歷史。通過欣賞古今中外不同樣式、不同用途的自行車,使學生不僅能觀察、了解自行車的基本結構,還能啟發他們尋覓歷史、關注現在、暢想未來,從而對普通的自行車有一種全新的感受,進而提高欣賞能力,激發創作熱情。自行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車身輕巧,使用方便,污染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特別是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對多功能自行車的需求更是日趨高漲。這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想象能力和造型能力的一節課,學生將通過圖文展示和信息交流進行探究學習,從而拓展認知,啟發思維,借助繪畫的形式創作出造型獨特、功能先進的自行車。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對自行車結構已經有了一定了解,但對于現在自行車創意設計想象較少,借助欣賞法讓學生更多了解自行車在造型和功能上的創意,激發學生好奇探秘的學習欲望。考慮到課程內容、學生知識技能及年齡特點,勢必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教師會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年齡特點和心理狀況綜合考慮,盡可能地發揮孩子們的特長,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孩子們輕松愉快地投入到課堂的學習活動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范畫、繪畫紙、馬克筆等。大 觀 念 創意非凡的自行車設計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素養目標 1.通過對自行車結構的初步認識,指導學生利用繪畫的方式表現想象中的自行車。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3.在創作中體驗設計自行車的樂趣,學會欣賞美,提高審美能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基本問題:如何為山區兒童設計一款創意非凡的多功能自行車? 關鍵問題:1.你覺得早期自行車設計有什么缺陷?2.自行車有哪些組成部分?3.結合山區兒童上學道路的特點,你想對普通自行車的哪個部分進行改造?4.結合山區兒童上學道路的特點,你想為普通自行車添加什么功能?最終任務:為山區兒童設計一款創意非凡的多功能自行車。 過程性活動任務:1.小組嘗試組拼自行車各部件,從而對自行車結構深入了解;2.結合山區兒童上學道路的情況,分小組探究,你想對普通自行車的哪個部分進行改造,并添加什么功能;3.設計師作品賞析,發散思維,激發靈感;4.巧妙構思,大膽聯想,為山區兒童設計一款創意非凡的多功能自行車。7.了解山區兒童的學習環境,生發好好學習讓科技改變生活,設計服務生活的情感。教學結構圖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自行車的大體結構及功能,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膽創新。教學難點:能夠有創意地對自行車加以改進,使其變得更美觀、更實用。教學過程設計 內容要點 處理方式導入新課 情景導入:為山區兒童設計一款創意非凡的多功能自行車。 情景圖片引入,任務情景布置,激發學生思考。學習新知 1.參觀自行車博物館。2.任務一:游戲組拼自行車部件。3.任務二:結合山區兒童上學上學道路的情況,分小組探究,你想對普通自行車的哪個部分進行改造,并添加什么功能。4.設計師作品賞析,發散思維。 5.學生創作。 小組任務單探究,通過游戲組拼自行車部件,了解自行車的結構;結合山區兒童上學上學道路的情況,發散思維,激發創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掌握新知。突破知識技能的學習,滲透創意非凡的設計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思想。教師示范:強調構圖、功能、色彩等細節。 學生直觀感受。課堂評價 發散思維,能在自行車造型、功能上有所改進,注重設計的美觀與實用功能。 學生交流、自評,互評,師生共同評價、小結。拓展 德育升華,科技改變生活,設計服務生活。 了解山區兒童的學習環境,生發學生好好學習,讓科技改變生活,設計服務生活的情感。【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設計意圖:情境導入,貫穿始終,激發學生創作熱情?!?br/>在山區里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每天上學都需要跋山涉水,冬天天寒路滑,雨天山路泥濘難走,上學的道路非常艱辛。正好我們今天要學習《我設計的自行車》這一課,我們一起為山區的兒童設計一款多功能自行車,來解決山區孩子們上學的難題,好不好?二、問題引領,合作探究1.走進自行車博物館,了解自行車的歷史。【設計意圖:學生宏觀了解自行車的設計是為了便捷人們的生活,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為此努力的奇思妙想。】2.任務一【設計意圖:了解自行車的結構,有助于更好的設計?!?br/>游戲組拼自行車,請小組內以最快的速度組拼散落的自行車部件。共同探討自行車的組成部分:車輪、車座、車把、車筐、鈴鐺、腳蹬等;3.任務二【設計意圖:小組探究討論,結合山區兒童上學道路的情況,可以對普通自行車的哪個部分進行改造,添加什么功能;發散思維,激發創意?!?br/>各小組依次匯報。教師總結:在造型方面進行改進,運用夸張、變形的方法;在功能上進行改進,實現功能的多樣性。三、作品賞析 【設計意圖:賞析作品,發散思維?!?br/>四、教師示范【設計意圖:簡單示范更直觀,激發學生繪畫的沖動?!?br/>好的設計離不開巧妙的構思,教師示范,強調構圖、功能、色彩、設計說明等細節,出示兩幅范畫。五、實踐創作【設計意圖:大膽繪畫,體驗創作的快樂?!?br/>巧妙構思,大膽聯想,創作要求:為山區兒童設計一款創意非凡、多功能的自行車。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設計師,別忘了:1.畫面構圖飽滿,線條流暢。2.想象奇特,聯想豐富。3.具有美觀、實用的功能。4.畫面必要的地方要有設計說明。六、展評【設計意圖:相互學習,取長補短?!?br/>看到咱班同學為山區孩子們設計的愛心自行車,老師非常的欣慰!評價標準:互評:假如你是山區的孩子,你最想騎著哪一輛自行車去上學?為什么?自評:你對自己設計的自行車哪里最滿意?如果再設計一次還想添加什么功能?師評。六、拓展【設計意圖:增強學生藝術修養以及對科技的思考。】從這些作品中,老師感受到了同學們非凡的創造力,還有滿滿的愛心?,F在國家對山區的資助力度很大,山區的孩子們能吃的起飯,上的起學,他們知道唯有好好學習才能改變他們的命運,希望咱們同學也能好好學習,讓科技改變生活,讓設計服務生活。【評價指標及量規】評價內容1.運用任務單引導學生探究如何設計有創意、多功能,美觀又實用的自行車;2.現場點評學生的設計作品;3.根據評價量表,評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評價方式:診斷式評價、形成性評價、總結性評價、自評、互評、師評。評價工具:探究任務單、評價表。評價指標水平1 1-1 初步認識自行車的結構。1-2 與小組內同學合作探究,能簡單闡述自己的想法。 1-3 能畫出一幅簡單的自行車設計作品。水平2 2-1了解自行車的歷史,熟悉自行車的結構。2-2 與小組內同學積極合作,能表達自己獨特的創意。 2-3 能畫出一幅聯想豐富的自行車設計作品。水平3 3-1深入了解自行車的歷史,輕松掌握自行車的細節結構。3-2與小組內同學合作愉快,在自行車的造型、功能上有自己獨特的構想。3-3 能有創意地對自行車加以改進,使其變得更美觀、更實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