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會爬的玩具》——教學設計執教人:執教年級:課題 會爬的玩具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年級 二年級 課時 1課時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會爬的玩具》是山東教育出版社二年級下冊第17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是基于一年級上冊第13課《會動的小紙人》鋪墊下的學習,會爬的動物在和昆蟲在自然界中有很多,本課內容貼近學生生活,主要是利用身邊容易收集的紙材和廢舊材料,引導學生了解會爬的玩具的結構和特點,嘗試制作一件有趣的爬行玩具,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將會進一步得到提升,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情感。教材中的范例有很強的趣味性和美觀性,各種不同的方法給予學生更多的想象空間。 學情分析:二年級的學生對動物的爬行方式已有初步的了解,具備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非常豐富,對美術課堂也有著很濃厚的學習熱情。但是剛升入二年級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設計意識也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需要老師在教學中加以引導。基于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設置符合這個年齡段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情境,拓展學生思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 所需資源:多媒體課件、教材、學習單、范作、剪刀、彩紙、包裝紙等。大觀念 物盡其用素養目標 通過欣賞了解爬行玩具的特點,用折、剪、畫、貼等方法制作會爬的玩具。 (核心素養指向:圖像識別、審美判斷) 2.設置真實情境,在情境中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自主合作學習方式,探究爬行玩具的制作方法,并能設計制作一件有趣的爬行玩具 。 (核心素養指向:美術表現、創意實踐) 在創作的過程中提高設計意識,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感受制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核心素養指向:文化理解)教學重點:掌握制作爬行玩具的基本方法。教學難點:如何設計制作一個有創意的爬行玩具。基本問題: 題: 怎樣制作一件會爬的玩具? 關鍵問題: 1.動物爬的姿態是怎樣的? 2.玩具用到了哪些材料? 3.會爬的玩具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4.每個部分分別用到了哪些制作方法呢?最終任務: 小組分工合作,設計制作一件有趣的爬行玩具。 過程性活動任務: 1.玩一玩,分析玩具的特點。 2.拆一拆,了解其結構和制作方法。 3.比一比,注意色彩搭配。 4.小組分工合作,制作一個會爬的玩具。教學結構圖教學過程檢查工具擺放,課前交流。 一、創設情境,明確任務(3') (一)創設情境:欣賞爬行動物圖片,問題:動物爬的姿態和規律是怎樣的? 說一說,演一演,總結動物爬的姿態和規律。演示爬行玩具教具。 (二)明確任務:幫“毛毛”找朋友,制作會爬的玩具,引出課題。 【環節意圖】通過欣賞圖片,學生賞析思考動物爬的姿態和規律,根據教學目標,設置主題情境明確本課的任務,切合學生生活實際與需求,使學習變得真實、有價值、有意義。 問題引領,合作探究(17') 關于怎樣做會爬的玩具,你想知道哪些? 帶著這些問題分組探究。 (一)1.玩一玩,探究本組內的爬行玩具,把你的發現記錄在學習單上。 探究學習單(昆蟲組)探究學習單(動物組)探究學習三(精靈組)各小組交流匯報。根據學生的回答針對有難度的及時的引導,總結爬行玩具的組成部分、材料以及方法。 2.開拓思維,引導創意 問題1:“毛毛”非常餓,它會去哪呢? 問題2:吃飽后,又會去哪里? 3.解決玩具不能爬的原因:紙條不能太軟,引導選擇合適的材料。 【環節意圖】以問題為引領,本環節注重學生體驗,通過玩一玩、拆一拆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發現問題,自主嘗試,小組交流分享中了解作品的制作方法,這樣學生得到的印象會更加深刻,情境貫穿在每個環節,啟發學生大膽想象,先學后教,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再教,體現“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二)比一比,對比欣賞玩具作品,注意顏色的搭配。 (三)賞一賞,欣賞示范解決重難點。 1.微視頻示范過程。 2.欣賞有代表性的作品,引導創意。 【環節意圖】通過微視頻示范過程和欣賞分析作品,理清思路,開闊學生思維,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可以舉一反三,引導學生設計制作有創意的爬行玩具,為后面的創作做好鋪墊。 三、以用促學,體驗創作(15') (一)3人一組分工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制作一件爬行玩具。 要求:1.形象生動 2.做工精美 3.色彩搭配合理。 交流制作的內容和分工。 出示評價標準: (二)學生創作,教師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導。 四、回歸情境,展示評價(4') 回歸任務目標,幫毛毛找朋友,作品展示。 (一)自評:介紹作品設計思路與實踐創作體會。 (二)互評:小組間根據評價標準,相互評價交流。 (三)師評;有針對性的選取作品進行肯定和表揚,對有問題的作品提出指導建議。肯定學生的心靈更美,鼓勵團結互助的精神。 【環節意圖】回歸最初的教學任務,互應教學目標,并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的機會,在充分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也強化了課堂主人翁的意識。出示評價標準,學生會更加準確的評述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真正起到互相促進,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 五、總結拓展、情感提升(1') 欣賞其它材料制作的爬行玩具,鼓勵同學們課下用身邊的材料探索更多的爬行方式,鼓勵學生敢于想象敢于創新、勤于動手! 團結互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希望同學們繼續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用創新的態度做好每件事,做中國好少年! 【環節意圖】拓展環節聯系生活中的廢舊材料,鼓勵學生探索更多的創作方式,有利于深度學習和知識的遷移。 鼓勵學生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進行情感升華,滲透德育教育和勞動教育。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分課題和展示區。 會爬的玩具 結構 材料 方法過程性評價內容及指標 水平11-1觀察動物不同的爬行方式。 1-2了解會爬的玩具的結構和制作方法。 1-3善于傾聽,表現出對制作活動的期待。水平22-1 分辨出動物不同的爬行方式。 2-2 選擇合適的方法設計制作爬行玩具 。 2-3 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并能全程參與。水平33-1結合自己構思的玩具選擇合適的爬行方法 。 3-2巧用媒材,設計制作一件獨特有創意的爬行玩具 。 3-3會欣賞評價自己或他人作品,并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設計意圖】注重學生過程性評價,設置有彈性、有梯度的評價任務,學生課后自主評價,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參與評價的機會;也對學生的持續學習有激勵促進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