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師畫我也畫》教學設計人民美術出版社 美術 四年級下冊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進一步學習畫家(梵高和畢加索)的創新精神以及他們藝術作品中豐富的表現手法,感悟藝術的多元化。本節課分為 2課時進行,本人選擇第 2課時畢加索為主要內容進行授課。主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人物,以幫助學生感悟立體派的造型特點。引導他們大膽作畫。本課內容切合《美術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造型·表現”學習領域的要求:“能運用造型元素、形式原理和欣賞方法,欣賞、評述藝術家的作品,感受中外美術作品的魅力。能運用傳統或現代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創作平面、立體或動態等表現形式的美術作品,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學會以視覺形象的方式與他人交流。”本課學習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要貼近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嘗試、探索各種造型表現方法,不僅關注學生美術學習的結果,還要重視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參與和探究的過程。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習畫家畢加索立體主義的造型表現方法,感悟藝術多元化的特點,模仿大師的表現手法創作一幅作品。2.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和體驗活動,了解畢加索立體主義畫派的造型特點。學會欣賞大師的藝術作品,并能運用立體主義的表現形式進行創作。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抽象作品的欣賞能力。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探索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意識以及創新精神。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感悟畫家畢加索造型表現手法。難點:學習如何將不同角度的形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怎樣運用豐富的色彩和多樣的裝飾方法表現形象特征。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范畫,學生準備畫紙、畫筆、報紙、廢舊紙箱等綜合材料。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前置作業--自主學習1.教師“藝想天開”示范--引出課題教師示范繪制畢加索頭像導入(播放導入音樂伴奏)板貼 3個不同角度的畢加索頭像線描作品(板貼到黑板的左邊一欄)2.引出課題你們知道他是誰嗎?!今天,老師要把這位重量級的人物請到我們的課堂,他就是 20世紀藝術大師畢加索。貼板書“大師畫我也畫”二、情境創設--藝術感知1.介紹藝術大師同學們,在你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你還都知道哪些藝術大師呢?從古到今,在藝術領域中有許許多多的藝術大師!走,跟老師去藝術展廳欣賞大師的作品吧!2.探究不同國家和時期的藝術大師作品思考上面的這 3幅你對那幅作品最有感覺呢?3.介紹畢加索藝術大師生平課件+學生錄音介紹師總結:這就是畢加索的一生,他不斷的突破自己,尤其是他創作的立體主義成為了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畫家,他打破了傳統的現實主義藝術形式,使用了全新的觀察方法,開創了新的藝術表達形式。那么畢加索使用了怎樣的觀察方法呢?三、自主初探--學生體驗1.探尋“多角度”規律思考:作品中人物的臉型和五官的各個部分都是從哪些角度觀察的?2.師生總結畢加索他把不同角度觀察的結果,同時出現在一個形象上......(板書“多角度”)3. “藝想天開”我也來(小游戲)請 3位學生體驗,師生交流點評四、交流探究--合作嘗試1.探尋“錯位分解重組”的規律教師用硫酸紙示范,給出構圖方法:先錯位,再組合的造型表現方法師生互動交流示范創作,生觀察感受新視角。2.學生小組探究體驗體驗造型構成,為后續創作做準備師生展評,肯定評價和給出建議師生總結:畢加索這種通過物象的分解與重組再創作出新的形象的創作方法,也正是立體主義畫派的重要特征。3.探究畢加索涂色方法、裝飾特點、表情等畢加索用這種方法創作了很多立體主義作品,請你們仔細觀察,對比大師的作品,我們剛才作品缺少些什么呢?學生匯報。教師演示,出示范畫。4.總結立體主義特征師歸納畢加索立體主義另一個特征。(板書:錯位重組)同學們想一想,100多年前的畢加索就勇于打破常規,敢于大膽創作,你們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藝術家?(板貼:創新)5.欣賞學生作品欣賞了大師的作品,接下來我們看看玉龍灣的小學子們的作品吧。擺放教室兩邊+課件五、學生創作--教師指導欣賞到這,我發現很多同學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創作了,認真傾聽,我們來看作業要求:在大師創新精神的啟發下,你一定有了新的想法,請你用立體主義的這些表現方法繼續完成你們的人物頭像吧。喜歡用綜合材料創作的同學你們利用課前搜集的材料盡情發揮吧。(播放課件欣賞圖片)教師巡視指導。六、活動評價拓展多維收獲1.展評自評、互評、小組成員評價、師評2.固學小畢加索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3.拓展師:畢加索不僅在繪畫領域有著突出的成績,他的視覺語言也在影響著我們生活,服裝衣服的裝飾元素、藝術博物館的建筑設計元素等等都有著畢加索的身影。這些栩栩如生的視覺語言持續激勵著我輩。其實不管是藝術大師、還是老師、還是我們玉龍灣的孩子們或者眼前可愛的你們,我們大家都可以用我們的創想表達我們的“藝想天開”!“藝想天開”從這里起航。教學反思《大師畫我也畫》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本課是結合上一課《畫家梵高》進行進一步的學習,不以單純的知識、技能傳授為目的,而是貼近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身心發展特征與美術學習的實際水平,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造型表現活動。本課主要介紹畢加索的繪畫方法,通過先欣賞一些其他藝術大師的作品,開闊學生的視野,心中埋下對藝術作品的理解,通過這樣的對比分析先直觀感受畢加索的與眾不同。再加上學生講解畢加索的一生,讓學生對畢加索有了全新的認識。然后學生回歸課本,自主發現“多角度”特征,學生體驗、教師模仿創作,引導學生了解掌握大師畫的技法和表現手法。通過這些多樣化的教學過程,在課堂上效果顯著,一下子將學生的難點解決了。在學生基本掌握方法技巧之后,結合上一節課的后印象畫法,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尋找、嘗試、探索各種造型表現方法。用油畫棒、彩鉛、甚至紙箱進行創作,利用多種材料嘗試創作,體會藝術創作的多樣性。本節課在綜合組創作中,感覺深入不夠,學生的創作思路沒有打開,創作思維不顧活躍,應該給與學生更多素材欣賞、講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