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對印版畫》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課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第二階段版畫系列的內容。本課旨在通過了解對印版畫這種藝術表現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界及生活中生動而有趣的重復、復制現象及事物,學習對印版畫的藝術表現方法,體會對印版畫藝術創作的魅力。由于學生日常多以彩色筆作為描繪事物的主要工具,對印版畫來表現事物,會使學生感覺新鮮、充滿好奇。對印版畫比其他專業而繁復的版畫而言比較簡單易學,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易于學生掌握和操作。本課從復印入手,有利于引導學生體驗到區別于繪畫的不同藝術表現形式所帶給人們的不同視覺感受,有利于吸引學生感悟版畫作品在造型、色彩和材質上的“印痕”藝術特點,有利于激發學生熱愛版畫藝術的情感。本課教材共兩個版面,展示了對印版畫工具、對印版畫的制作步驟,以及由同齡學生創作的不同題材的對印版畫作品。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識:發現生活中重復的現象,認識了解對印版畫的藝術特點。技能:學習掌握對印版畫的表現方法,能與同伴愉快合作的創作出有細節變化的版畫作品。2、過程與方法:通過欣賞觀察、探究性學習、小組討論、互動游戲和實操式審美體驗活動等多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對印版畫的藝術特點,掌握制版和對印的方法;培養學生獨立與集體合作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大膽進行藝術創新的意識,感悟對印版畫有趣的創作與表現形式。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了解對印版畫的趣味性,感悟版畫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 “印痕”的藝術特點,激發學生對版畫的學習興趣;學生能夠形成個性化的審美趣味,提高學生對“藝術來源于生活”的感悟與理解。教學重點:1、認識對印版畫的藝術特點。2、了解并掌握簡單對印版畫的基本步驟。3、能運用對印版畫的特點進行有新意的藝術創作。教學難點:如何根據主題巧妙利用對印版畫的方法,將印好的畫面進行創意添畫,表現出具有美感和趣味性的畫面。教學過程一、導入1、同學們,你們都喜歡照鏡子嗎?由談話引入大自然照鏡子,讓學生欣賞圖片,尋找有趣的地方,或者發現。2、師問:同學們,在這些圖片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現象,誰發現了?師總結,引導學生有什么好方法把這些美妙的事物表現出來。教師引入課題: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對印版畫,感受對印的奇妙魅力。二、新授1、對印的定義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對印版畫嗎?教師引導學生了解版畫的特點。2、對印的方法師述:這樣的對印版畫是怎么繪制出來的呢?讓學生看視頻,了解版畫制作步驟。生匯報。教師總結。3、學生嘗試學生拿出 1號畫紙,試著畫一個喜歡的圖形。探尋與發現:匯報如何才能更好的進行對印版畫的。教師總結:畫面的天然肌理和印痕美,會帶給人無限的遐想。4、欣賞對比仔細觀察這兩張畫面,它們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發現:這是運用了添畫的方法。教師板書:添畫。5、欣賞大師作品仔細觀察畫面,畫家在處理實景和倒影時添畫了什么?學生:添畫了白線。6、解決重難點交流討論,說一說,這幾幅作品,他們在對印的方向和添畫的內容上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同學匯報;教師總結:對印的方向和添加的背景、花紋和圖案可以使構圖變得更加豐富,飽滿,畫面變得更加生動富有節奏。三、教師演示老師選擇上下對印的方式,對印一幅江南的美景。教師邊講邊示范四、學生作業作業要求:1、與眾不同,可以是人物、植物、動物或者是風景,并進行有趣的添畫。2、使用顏料要少加水,注意保持衛生。五、評價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師做課堂總結,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教學反思《對印版畫》是三年級人教版美術教材中的第十三課,是版畫系列課中的一節有趣的對印畫,屬于“造型、表現”的范疇。對印版畫易于操作、易于激發學生學習版畫的熱情。本節課是通過對《對印版畫》的學習,讓學生嘗試各種工具材料和制作過程,引導學生初步、學習版畫。盡可能地激發的創新和創造意識,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使學生在藝術教育中受到美的熏陶并體會到創造美的快樂。我以照鏡子為話題進入談話,引入大自然中的照鏡子現象,讓學生了解這種現象是重復的對稱的,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繼而引導學生探究繪畫方法,通過欣賞大量的有趣的對印版畫作品,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從而進行對印版畫的創作。 學生在創作時,看到自己但來的工具材料興奮不已,小手早已按耐不住了,真慶幸自己的教學設計上沒有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興趣濃厚,創作意識強烈,在嘗試初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創作。學生在自主探究、實踐中認知的過程中總結出對印版畫的創作方法,在小組和班級交流中學會了多種技巧。我也深深體會到“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的道理。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圣殿。現今我們正處在新課程改革全面發展的好時機下,作為年輕教師的我更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不斷探索,不斷求新,為美術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煥發出更大的活力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