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教學設計(表格式,無答案) 2023-2024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教學設計(表格式,無答案) 2023-2024學年八年級歷史下冊

資源簡介

課時教學設計
備課組:初二歷史 設計人: 使用人:
課題 第14課 海峽兩岸的交往
日期 課型 新授課 授課班級 編號
目標 確立 依據 課標摘錄 《2022年歷史課程標準》要求:①知道“一國兩制”對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意義;②了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意義。
教材分析 《海峽兩岸的交往》是人教版2018年部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14課的內容。其主要涉及了我國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新時代推進祖國完全統一的方略。
學情分 析 已備知識、能力:八年級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歷史知識和學習方法,但對史實的分析缺乏深層次思考。本節課,教師將感性的、零散的知識進行梳理,引導學生了解海峽兩岸交往的史實。再通過近、現代國防對比,拓寬、加深學生思維,讓學生從直觀感受到深入理解,最后得出結論。 不足之處:邏輯思維能力有一定基礎但仍有所欠缺,閱讀、分析、自我表達能力處于養成過程中,須進一步提高。 年齡特點:初二學生性格活潑、積極熱情,參與度較高。
學習目標 評價任務
1.通過研讀材料和圖片,了解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了解毛澤東、鄧小平等領導人對臺的方針;了解“九二共識”和汪辜會談;
2.通過教師講解和閱讀教材,了解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采取的措施 了解江澤民的八項主張、人大的《反分裂國家法》、“和平之旅”和“三通”
3.通過研讀材料和圖片,了解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方略。 明確習近平會晤馬英九的意義,與臺獨勢力斗爭的必要性;了解《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的作用;中共二十大對臺工作的指向。
課前 預習
課堂 導入 展示于右任的詩《望大陸》“ 同學們思考一下,這首詩反映出一個什么問題 ” 由此引出兩岸統一,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
學習過程 學習目標 學習活動 達標評價
目標1 一、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 (一)黨和政府對臺灣的方針 1.圖片史料:展示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 從該史料中我們可以獲得那些信息?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1)從1979年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奉命停止對金門和馬祖的炮擊;(2)海峽兩岸實行通郵、通航、通商;歡迎臺胞到大陸探親、旅游、考察、經商等;(3)兩岸局勢走向緩和。 2.了解毛澤東、鄧小平對臺灣的方針 學生閱讀課本第一段后分析回答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1)50年代中期黨和政府確立爭取和平方式解放臺灣;(2)毛澤東:“三十六計,和為上計”;(3)鄧小平“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二)臺灣對兩岸關系的態度:臺灣調整“三不”政策 1987年,臺當局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并逐步采取了一些開放措施。 下面兩幅圖是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時的場景,說說臺當局開放臺灣居民赴大陸探親的政策有何意義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兩岸近40年的隔絕狀態終于被打破,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三)兩岸相向而行:九二共識 1.“海協會”“海基會”的成立與作用 2.九二共識的內容與意義 學生能說出內容與意義 教師總結:(1)共識:海峽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 (2)海峽兩岸的發展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3.汪辜會談 說出該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該事件的內容及影響。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汪辜會談達成經濟、文教科技交流的共識,對促進兩岸關系健康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材料,學生分析,加深學生對兩岸關系發展的深入了解,對臺方針的發展歷程,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核心素養。 能夠順利找出知識點,準確者給予加分獎勵。 學生閱讀教材和關鍵信息提取 能夠流暢講述含義清晰為A,自己語言結合課本語言,要點基本準確為B,念課本為C。
目標2 二、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 1.江澤民的八項主張 1995年,江澤民提出了發展兩岸關系、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 2.《反分裂國家法》 學生讀課本說出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背景、時間和作用 教師總結:臺灣地區領導人背棄一個中國原則,2005年通過該法,體現爭取和平統一的立場,表明維護國家統一與領土完整的堅定決心。 3.胡錦濤會見連戰 讀圖說出該事件的內容和意義 學生根據材料分析回答 教師總結: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臺海和平穩定;國共兩黨最高領導人的會見,促進了兩岸關系的新發展。 4.兩岸“三通” 學生快速了解掌握“三通”的意義 (設計意圖)影響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幾個事件,結合圖片和課本總結分析,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歷史解釋的歷史核心素養。 能夠順利找出知識點,準確者給予加分獎勵。 組內互評:積極參與討論、發表意見,表達流暢為A;部分參與,主動提供建議為B;不參與、不表達為C。
目標3 三、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方略 1.習近平同馬英九會晤 讀圖說明這一歷史事件的內容與意義。 學生分析回答 教師總結;2015年11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同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這次會面是1949年以來兩岸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面,翻開了兩岸關系歷史性的一頁。 2.反臺獨斗爭 (1)黨和政府 (2)人民解放軍 3.《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 學生總結出內容的關鍵點。 教師總結:爭取和平統一,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 4.二十大對臺方針 學生明確二十大強調的內容,真正體會黨和政府對臺灣的方針政策 教師總結:(1)最佳方式(2)最有利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學習,梳理歸納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方略采取的措施,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 學生閱讀教材和關鍵信息提取 能夠流暢講述含義清晰為A,自己語言結合課本語言,要點基本準確為B,念課本為C。
課堂小結 1.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2.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的重要時間節點和事件:1995年八項主張;2005年《反分裂國家法》,胡錦濤會見連戰,兩岸三通。 3.新時代推進祖國統一的方略的重要時間節點和事件:2015年習近平同馬英九會晤,反臺獨斗爭,《臺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二十大對臺方針。
當堂達標 1.我國《反分裂國家法》中規定“……以和平方式實現祖國統一,最符合臺灣海峽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實現我國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是( ) A.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 B.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原則 C.堅持不運用武力的原則 D.堅持反對外國干涉的原則 2.2013年,海協會、海基會兩會領導人第九 次會談在上海舉行。“兩會”曾就“海峽 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達成共識的時 間是( ) A.1987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7年 3.被譽為“畫中蘭亭”的《富春山居圖》,因故一分為二,分別存于大陸和臺灣。2011年6月,兩部分畫作在臺灣同時展出,實現了山水合璧。 “山水合璧”反映了( ) A.兩岸政治經濟交流形成常態 B.海協會與海基會首次實現對話 C.統一是兩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兩岸分離阻礙了文化藝術交流
課后 拓展 結合學過的歷史,說說為什么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教后 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埔区| 安溪县| 哈密市| 庆城县| 肥城市| 博客| 聊城市| 新宁县| 临武县| 广水市| 内江市| 清镇市| 蒲江县| 安乡县| 鞍山市| 泰顺县| 淮安市| 承德市| 临沭县| 凌源市| 普宁市| 长泰县| 车致| 漳浦县| 龙川县| 周至县| 奉贤区| 尉氏县| 犍为县| 宽甸| 新乐市| 濮阳县| 龙门县| 稻城县| 肇州县| 达孜县| 五河县| 盐边县| 宣化县| 永城市|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