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運動與能量分類練習題一.參照物的選擇(共7小題)1.小明坐在行駛的汽車里。如果說小明是靜止的,則選取的參照物是( ?。?br/>A.停在路邊的汽車 B.小明乘坐的汽車C.旁邊超越的汽車 D.前方駛來的汽車2.南朝梁元帝蕭繹在《早發龍巢》詩中寫道:“不疑行舫動,唯看遠樹來?!弊瑫r看到遠方的樹木向自己而來,是因為所選的參照物為( ?。?br/>A.遠處的山 B.近處的樹 C.河岸 D.行舫3.如圖是加油機為殲﹣10CE在空中加油的場景,殲﹣10CE飛行員看見加油機是靜止的,他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A.大地 B.山峰 C.殲﹣10CE D.云朵4.2024年6月2日6時23分,嫦娥6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如圖所示,此時,相對于嫦娥6號靜止的是( )A.月球南極 B.地球南極C.太陽 D.中國空間站5.如圖所示,2024年廣西“民族體育炫”板鞋競速比賽中,運動員看到廣告牌向后退,所選擇的參照物是( )A.跑道 B.板鞋 C.觀眾席 D.廣告牌6.“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出自《望天門山》。就此詩句而言,若認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 )A.青山 B.江岸 C.帆船 D.太陽小僑非常喜歡中國古代文化,因為中國古代詩詞和古代文物里蘊含了很多物理知識,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7.北宋文學家歐陽修在一首詞中有這樣的描寫:“無風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其中“不覺船移”所選的參照物可能是( )A.船在水中的倒影 B.船周圍的浮萍C.被船驚飛的鳥 D.船附近岸邊的花草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共8小題)8.2025年5月29日凌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點火升空,飛行18分鐘后,將天問二號送入地球至小行星2016HO3轉移軌道,正式開啟地外小行星探測與采樣返回之旅。關于火箭上升過程中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以地面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運動的B.以火箭為參照物,發射塔是靜止的C.以地面為參照物,天問二號是靜止的D.以火箭為參照物,天問二號是靜止的9.如圖所示,游客在行駛的游船上欣賞京城水系美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以橋為參照物,游船是運動的B.以河岸為參照物,橋是運動的C.以樹為參照物,游船是靜止的D.以游船為參照物,河岸是靜止的10.如圖是龍江大地豐收的場景,運糧的車輛和聯合收割機在平整的稻田上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關于此場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以聯合收割機為參照物,運糧的車輛是靜止的B.以運糧的車輛為參照物,聯合收割機是運動的C.以車上的司機為參照物,運糧的車輛是運動的D.以遠處的大樹為參照物,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11.2025年元宵節,樂山舉辦大型無人機燈光秀,如圖所示為3000架無人機組成樂山大佛圖案后正以相同的速度和方向整體移動時的情景。關于此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以地面為參照物,整體移動的無人機群是靜止的B.以其中一架無人機為參照物,其他無人機是靜止的C.以無人機的螺旋槳葉片為參照物,無人機的LED燈是靜止的D.以突然加速的無人機為參照物,其他保持原速的無人機是靜止的12.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對接完畢后,相對核心艙靜止的是( ?。?br/>A.神舟十八號飛船B.在艙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員C.月球上的“嫦娥五號”著陸器D.火星上的“祝融號”火星車13.如圖是用數碼相機的連拍功能記錄的某中學生跑步時的兩張照片,以盆栽為參照物,中學生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因為 。14.2025年5月29日,搭載天問二號探測器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探測器與火箭一起升空的過程中,探測器相對于火箭是 的,相對于地面是 的。15.2025年5月14日12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太空計算衛星星座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如圖所示,在火箭升空的過程中,若以火箭為參照物,發射塔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三.物體相對運動的判斷(共2小題)16.某種汽車安全帶控制裝置如圖a,擺錘豎直懸掛時,鎖棒水平,棘輪可以自由轉動,安全帶能被拉動,由此可判斷汽車靜止或正常行駛;如圖b,擺錘擺起時,鎖棒鎖定棘輪,安全帶不能被拉動,由此可判斷汽車可能( ?。?br/>A.向西勻速行駛 B.向東勻速行駛C.向西緊急剎車 D.向東緊急剎車17.如圖所示,小紅乘坐的是甲火車,車窗外看到的是乙火車。比較前后兩幅圖可知,以甲火車為參照物,乙火車一定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以地面為參照物,乙火車 (選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運動的。四.速度推導公式求解路程和時間(共2小題)18.P、Q是同一直線上相距12m的兩點,甲、乙兩小車同時經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分別如圖(a)(b)所示。則( ?。?br/>A.甲車速度為2m/sB.甲車速度小于乙車速度C.乙車先到達Q點D.甲車到達Q點時,甲、乙兩車相距4m19.小明和爸爸自駕游返程時,看到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在遵守交通法規的前提下,從此處至少需 h到達哈爾濱;若以他們正在行駛的車為參照物,此交通標志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五.紙錐下落速度實驗(共1小題)20.比較圖中甲、乙兩個紙錐下落的快慢,下列過程中,必須同時使用刻度尺和秒表的是( ?。?br/>A.甲、乙從相同的高度同時釋放,甲先落地B.甲、乙同時釋放同時落地,甲放的位置比乙高C.乙比甲放置的位置低,同時釋放,乙后落地D.甲比乙放置的位置低,同時釋放,甲先落地六.勻速運動與變速運動的辨別(共1小題)21.如圖所示,記錄了甲、乙兩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時,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根據圖片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都做勻速直線運動B.甲、乙兩車都做變速直線運動C.10~20s內,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D.20~30s內,甲、乙兩車平均速度相等七.平均速度(共5小題)22.小明在校運會100m賽跑中勇奪冠軍,成績是12.5s。他的平均速度是( ?。?br/>A.1.25m/s B.8m/s C.80m/s D.100m/s23.2025年4月,神舟20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形成組合體后,神舟20號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處于 狀態(選填“靜止”或“運動”),天宮二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周長為4.2×104km,繞地球一周用時1.5h,其平均速度為 km/h。24.小明每天堅持跑步,若他在周長為400米的跑道上跑了3圈,用時10分鐘。則本次跑步的平均速度為 m/s,他在跑步過程中相對操場旁邊的大樹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25.小宇參加百米比賽的成績是12.5s,以正在沖刺的小宇為參照物,坐在看臺上加油的同學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小宇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是 m/s。26.常州地鐵1號線的開通,為市民出行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如表為地鐵1號線從茶山站到常州火車站的運行時刻表,問:站名 茶山 清涼寺 同濟橋 文化宮 博愛路 常州火車站到站時刻/(時:分) —— 6:01 6:03 6:05 6:07 6:09發車時間/(時:分) 6:00 6:02 6:04 6:06 6:08 ——路程/km 0 1.2 2.3 3.3 4.4 5.4(1)地鐵從茶山站出發直至抵達常州火車站,用時多長?(2)地鐵從茶山站出發直至抵達常州火車站,平均速度為多少千米每小時?合多少米每秒?八.相遇問題(共1小題)27.甲、乙兩同學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他們通過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所示,下面判斷錯誤的是( ?。?br/>A.在0~10s內,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的快B.兩同學在距離出發點100m處相遇C.在10s~20s內,甲同學速度為10m/sD.在0~15s內,兩同學的平均速度相等九.過河問題(共2小題)28.某單位在一條平緩流動、流速恒定的河流上舉行劃船比賽,為此制定了一個規則:①將甲、乙兩船隊分別置于上、下游;②在兩個船隊之間的中點處放置一個插有紅旗的小木箱,發令槍響時小木箱被釋放且隨河水流動;③甲、乙兩船隊聽發令槍聲同時從上游和下游向著小木箱出發,先到達小木箱的船隊獲勝。針對這個比賽規則,你認為其中正確的是( ?。?br/>A.比賽規則不公平,因木箱順水而下,所以對下游的船隊有利B.比賽規則不公平,因上游的船順水而下,所以對上游船隊有利C.比賽規則公平,因木箱被釋放且隨河水流動時相對于水是運動的D.比賽規則公平,因水流動對兩船隊比賽的影響效果是一樣的29.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河水流速為v,船順流由甲地到乙地,再逆流返回甲地,所用時間是t1,該船在靜水中往返同樣距離所用時間為t2.則( )A.t1=t2 B.t1>t2C.t1<t2 D.沒有數據,無法判斷十.交通標志牌、速度儀盤表問題(共3小題)30.小剛一家利用國慶假期到貴陽玩,汽車行駛了一段時間,他看到了如圖甲所示的標志牌。(1)甲圖中的100表示 ;(2)如圖甲所示,在不違規的前提下,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從看到標志牌到貴陽需行駛多長時間?(3)若汽車以圖乙所示的速度勻速直線行駛1.5h,通過的路程是多少千米?31.在“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色歷史”的紅色研學活動中,同學們乘坐大巴車前往狼牙山參觀學習。大巴車行駛途中,小明觀察到如圖所示的交通標志牌及速度表。(1)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求大巴車從標志牌處到達狼牙山的最少時間;(2)若大巴車以圖乙的速度表顯示的速度行駛40min,求大巴車行駛的路程;(3)如圖丙所示,該區間測速區域限速100km/h,若大巴車通過區間測速區域全程的時間為6min,請通過計算判斷大巴車是否超速行駛。32.在很多高速路上都有“區間測速”裝置,用于監測汽車通過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汽車的平均速度超過了該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為超速。如圖為某路段區間測速的一整套完整的標識,請通過計算解決以下問題:(1)若一輛轎車通過該區間所用時間為24min,這輛轎車是否超速?(2)不違反交通規則的前提下,理論上汽車通過該區間的最短時間為多少分鐘?十一.s-t圖像描述物體的運用(共5小題)33.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則0~t1時間內( )A.甲、乙兩物體均做勻速直線運動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甲的平均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D.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34.甲、乙兩輛賽車在賽道上行駛,在0~t0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均為s0,此過程中兩車通過的路程s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前半段時間,甲車通過的路程小于乙車通過的路程B.前半段時間,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C.后半段路程,甲車所用的時間小于乙車所用的時間D.后半段路程,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35.如圖所示為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s﹣t圖像,從0時刻開始計時,則關于它們的運動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br/>A.t=0時,乙在甲的前面,甲運動4s追上乙B.甲、乙同時出發,乙運動2s追上甲C.甲、乙在出發后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D.甲比乙先出發2s,甲運動4s和乙相遇36.甲、乙兩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駛,s﹣t圖像如圖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B.乙車速度大于甲車速度C.以甲車為參照物,乙車是靜止的D.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是向后運動的37.小明從家前往科技館,整個過程中有步行,也有騎行,其全程的s﹣t圖像如圖所示。已知騎行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大,則他騎行的路程為 m,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m/s。十二.v-t圖像描述物體的運用(共1小題)38.A同學和B同學在郊外騎自行車,他們在某段平直路面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所示。下列分析中錯誤的是( )A.0~10s兩人通過的路程相等B.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B同學總是運動的C.10s時,兩人的速度相等D.A同學做變速直線運動十三.實驗 測量平均速度(共1小題)39.如圖是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裝置:(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 。(2)為了完成實驗,需要的測量儀器是 和 。(3)實驗中,斜面的坡度應該較 (選填“大”或“小”)。(4)如圖,讓小車從頂端由靜止釋放.若停表每格為1s,該次實驗中,小車通過全程的長度s= m,小車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把金屬片移到斜面中間位置,如圖所示,距離車頭為30cm,再讓小車從頂端由靜止釋放,所用時間如停表所示。由數據可知小車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v= m/s。十四.頻閃照相測速(共1小題)40.如圖所示是蘋果下落過程中每隔相等時間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以 為參照物蘋果是運動的,比較蘋果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 ,可知蘋果的速度越來越 。十五.能量的轉化與轉移(共2小題)4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電飯鍋工作時,將內能轉化為電能B.電風扇工作時,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C.干電池給燈泡供電時,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D.在陽光照射時,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42.人們在房屋裝修過程中用到了一種打孔工具——沖擊鉆。沖擊鉆工作時,鉆頭在電動機的帶動下不斷地沖擊墻壁,打出圓孔,如圖所示。沖擊鉆在工作過程中,其能量轉化關系是( ?。?br/>A.內能轉化為機械能B.內能轉化為電能C.只有機械能和內能的轉化D.有電能、機械能和內能的轉化第二章運動與能量分類練習題答案1.解:A、停在路邊的汽車是靜止狀態,而小明乘坐的汽車在行駛,小明相對于停在路邊的汽車的位置會持續改變,所以小明相對于停在路邊的汽車是運動的,故A不符合題意;B、小明乘坐的汽車是其所在的載體,小明相對于自己乘坐的汽車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小明相對于自己乘坐的汽車是靜止的,故B符合題意;C、旁邊超越的汽車與小明乘坐的汽車存在相對運動,小明相對于旁邊超越的汽車的位置會改變,所以小明相對于旁邊超越的汽車是運動的,故C不符合題意;D、前方駛來的汽車與小明乘坐的汽車存在相對運動,小明相對于前方駛來的汽車的位置會改變,所以小明相對于前方駛來的汽車是運動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解:遠方的樹木相對于遠處的山、近處的樹和河岸沒有位置變化,是靜止的;相當于行舫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是運動的,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3.解:殲﹣10CE飛行員看見加油機是靜止的,可知加油機相對殲﹣10CE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加油機相對大地、山峰、云朵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故選:C。4.解:A、嫦娥6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月球南極相對于嫦娥6號,其位置不變,它是靜止的,故A正確;BCD、地球南極、太陽、中國空間站相對于嫦娥6號,它們的位置都是變化的,它們是運動的,故BCD錯誤。故選:A。5.解:運動員看到廣告牌向后退,廣告牌是運動的,廣告牌和板鞋之間發生了位置的改變,所以廣告牌向后退是以板鞋為參照物的,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6.解;人和帆船沒有發生位置的改變,青山、江岸、太陽與帆船發生了位置的改變,所以認為站在帆船上的人是靜止的,所選的參照物是帆船,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故選:C。7.解:“不覺船移”以船周圍的浮萍、被船驚飛的鳥以及船附近岸邊的花草為參照物時,船相對于它們的位置都發生了變化,以船在水中的倒影為參照物,船與倒影的位置未發生變化,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共8小題)8.解:A、以地面為參照物,發射塔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發射塔是靜止的,故A錯誤;B、以火箭為參照物,發射塔的位置發生變化,發射塔是運動的,故B錯誤;C、以地面為參照物,天問二號的位置發生變化,天問二號是運動的,故C錯誤;D、以火箭為參照物,天問二號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天問二號是靜止的,故D正確。故選:D。9.解:A、以橋為參照物,游船與橋之間發生了位置變化,所以游船是運動的,故A正確;B、以河岸為參照物,橋與河岸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所以橋是靜止的,故B錯誤;C、以樹為參照物,游船與樹之間發生了位置變化,所以游船是運動的,故C錯誤;D、以游船為參照物,河岸與游船之間有位置的變化,所以河岸是運動的,故D錯誤。故選:A。10.解:A、由于運糧的車輛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相互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以聯合收割機為參照物,運糧的車輛是靜止的,故A正確。B、由于運糧的車輛和聯合收割機以同樣快慢、向同一方向前進,相互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以運糧的車輛為參照物,聯合收割機是靜止的,故B錯誤;C、運糧的車與車上的司機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以車上的司機為參照物,運糧的車輛是靜止的,故C錯誤;D、聯合收割機與大樹之間有位置的變化,以遠處的大樹為參照物,聯合收割機是運動的,故D錯誤。故選:A。11.解:A、無人機群整體移動時,與地面之間有位置的變化,以地面為參照物,整體移動的無人機群是運動的,故A錯誤;B、整體移動時,以編隊中一架無人機為參照物,其他無人機的位置不變,其他無人機是靜止的,故B正確;C、無人機正在飛行,無人機的LED燈與螺旋槳葉片之間有位置的變化,以無人機的螺旋槳葉片為參照物,無人機的LED燈是運動的,故C錯誤;D、突然加速的無人機與其它無人機之間有位置的變化,以突然加速的無人機為參照物,其他保持原速的無人機是運動的,故D錯誤。故選:B。12.解: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對接完畢后,神舟十八號飛船與核心艙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相對核心艙是靜止的;在艙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員、月球上的“嫦娥五號”著陸器、火星上的“祝融號”火星車與核心艙之間有位置的變化,相對核心艙是運動。故選:A。13.解:從兩張照片可以看出,在跑步過程中,中學生相對于盆栽的位置不斷發生改變,所以以盆栽為參照物,中學生是運動的,因為中學生相對于盆栽的位置發生了改變。故答案為:運動;中學生相對于盆栽的位置發生了改變。14.解:探測器與火箭一起升空的過程中,探測器與火箭之間沒有位置的變化,探測器相對于火箭是靜止的;探測器與與地面之間有位置的變化,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故答案為:靜止;運動。15.解:在火箭升空的過程中,若以火箭為參照物,發射塔相對于火箭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是運動的。故答案為:運動。三.物體相對運動的判斷(共2小題)16.解:簡化模型如圖所示:當擺錘在虛線位置時,擺錘和汽車具有向左的加速度,汽車的運動情況可能為向左加速行駛或向右減速行駛(或向東緊急剎車),當汽車勻速運動時,無論向哪個方向運動,擺錘均處于豎直位置不擺動,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17.解:比較前后兩幅圖可知,以甲火車為參照物,乙火車相對于甲火車有位置的變化,則一定是運動的;以地面為參照物,乙火車不一定是運動的,因為當甲火車是運動時,也可以出現上述現象。故答案為:運動;不一定。四.速度推導公式求解路程和時間(共2小題)18.解:AB、由圖可知,甲的速度v甲3m/s,乙車速度v乙2m/s,所以v甲>v乙,故AB錯誤;C、甲、乙兩小車同時經過P點向Q點做直線運動,由v甲>v乙,則甲車先到達Q點,故C錯誤;D、由圖a知,甲車用了4s到達了Q點,此時乙車離開P點的距離s′=v乙t′=2m/s×4s=8m,則甲、乙兩車相距s″=s﹣s′=12m﹣8m=4m,故D正確。故選:D。19.解:由圖示交通標志牌可知,此路段限速:40km/h,此處到哈爾濱的路程為:18km,由速度公式:v知,運行時間:t0.45h。若以他們正在行駛的車為參照物,此交通標志相對于車的位置在改變,故是運動的。故答案為:0.45;運動。五.紙錐下落速度實驗(共1小題)20.解:A、甲、乙從相同的高度同時釋放,甲先落地,只需比較誰先落地,誰就更快,故不需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故A不符合題意;B、甲、乙同時釋放同時落地,甲放的位置比乙高,只需要比較誰下落高度更高誰就更快,故不需要用于刻度尺和秒表,故B不符合題意;C、乙比甲放置的位置低,同時釋放,乙后落地,雖然下落高度不同,下落時間不同,但始終是乙下落高度低,下落時間長,故不需測量即可比較乙更慢,故C不符合題意;D、甲比乙放置的位置低,同時釋放,甲先落地,甲下落高度小,時間短,為了比較快慢,需要測量下落高度和下落時間,根據v計算速度,故必須同時使用刻度尺和秒表,故D符合題意。故選:D。六.勻速運動與變速運動的辨別(共1小題)21.解:AB、在甲中,汽車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通過的路程相等,由此可知甲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在乙中,汽車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通過的路程越來越大,由此可知乙車做變速直線運動,故AB錯誤;C、10~20s內,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不同,根據v可知它們的平均速度不相等,故C錯誤;D、20~30s內,甲、乙兩車通過的路程相等,根據v可知它們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確。故選:D。七.平均速度(共5小題)22.解:小明的平均速度:v8m/s。故選:B。23.解:(1)神舟20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對接后,若以天宮二號為參照物,神舟20號與天宮二號之間的位置沒有發生變化,因此神舟20號是靜止的;(2)天宮二號繞地球運行的平均速度為:v2.8×104km/h。故答案為:靜止;2.8×104。24.小明在周長為400米的跑道上跑了3圈,通過的路程為1200m,用時10分鐘,合600s,本次跑步的平均速度。他在跑步過程中相對操場旁邊的大樹位置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故他相對于大樹是運動的。故答案為:2;運動。25.解:小宇在沖刺,相對于看臺上的同學有位置的變化,因此是運動的;小宇百米賽跑成績為。故答案為:運動;8。26.解:(1)地鐵從茶山站出發直至抵達常州火車站,用時t=6:09﹣6:00=9min=0.15h;(2)地鐵從茶山站出發直至抵達常州火車站,路程s=5.4km,平均速度v36km/h=10m/s。答:(1)地鐵從茶山站出發直至抵達常州火車站,用時0.15h;(2)地鐵從茶山站出發直至抵達常州火車站,平均速度為36千米每小時,合10米每秒。八.解:A.在0~10s內,甲通過的路程比乙大,所以甲同學比乙同學運動的快,故A正確;B.15s時,甲乙距離出發點均為100m,所以兩同學在距離出發點100m處相遇,故B正確;C.在10s~20s內,甲的位置沒有變化,始終為100m,所以這段時間甲靜止,故C錯誤;D.在0~15s內,甲乙通過路程均為100m,兩同學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正確。故選:C。九.過河問題(共2小題)28.解:假設甲在靜水中的速度是v甲,乙在靜水中的速度是v乙。水流的速度是v;以地面為參考系,由于水流的作用,甲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v甲+v,乙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v乙﹣v,木箱相對于地面的速度為v;AB、上游甲的速度雖然相對于地面比較大,為v甲+v,但是木箱也在以v的速度向下游運動,木箱和甲之間相對速度為v甲;下游雖然相對于地面的速度比較小為v乙﹣v,但是木箱正在向下游運動(接近乙),木箱和乙之間的相對速度為v乙,所以上下游不會產生影響,故A、B錯誤;C、木箱釋放時與河流具有相同的速度v,相對于水是靜止的,故C錯誤;D、以河水為參考系,木箱和河水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是相對靜止的,甲相對于流水的速度為v甲,乙相對于河水的速度為v乙,而甲和乙相距木箱的距離相同,故河水對兩船隊比賽的影響效果是—樣的,比賽規則是公平的,故D正確;故選:D。29.解:設甲、乙兩地的距離是S,船在靜水中的速度為V,河水流速為v;(1)船順流由甲地到乙地,所用時間為t;船從乙地逆流返回甲地,所用時間t′;∴船順流由甲地到乙地,再逆流返回甲地,所用時間是t1=t+t′;(2)該船在靜水中往返同樣距離所用時間為t2,則:1。∴t1>t2故選:B。十.交通標志牌、速度儀盤表問題(共3小題)30.解:(1)由圖甲交通標志牌可知,該路段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v=100km/h,從標志牌到貴陽的路程s=120km。(2)在不違規的前提下,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從看到標志牌到貴陽需要的時間。(3)由圖乙可知,汽車的速度為v=90km,汽車行駛的路程s=vt=90km/h×1.5h=135km。答:(1)該路段汽車行駛的最大速度v=100km/h;(2)汽車以最快的速度行駛,從看到標志牌到貴陽需行駛1.2h;(3)通過的路程是135km。31.解:(1)由圖甲可知,汽車從交通標志牌的地方到達狼牙山的最短時間:;(2)乙圖表盤上顯示的速度為90km/h,由v可得,大巴車通過的路程:;(3)由圖丙知,區間測速長度9.8km,全程所用時間為6min,大巴車的速度,所以大巴車沒有超速。答:(1)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大巴車從標志牌處到達狼牙山的最少時間為1.08h;(2)若大巴車以圖乙的速度表顯示的速度行駛40min,求大巴車行駛的路程為60km;(3)大巴車沒有超速行駛。32.解:(1)警示牌上數字“80”的含義為汽車通過該區間行駛的平均速度不得超過80km/h;由圖可知,該區間為34km,這輛轎車的速度:v85km/h>80km/h,故這輛轎車超速;(2)汽車通過該區間的最短時間:t′0.425h=25.5min。答:(1)這輛轎車超速;(2)不違反交通規則的前提下,理論上汽車通過該區間的最短時間為25.5min。十一.s-t圖像描述物體的運用(共5小題)33.解:A、在路程﹣時間圖像中,傾斜直線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曲線表示物體做變速運動。由圖像可知,甲物體的運動圖像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表示甲做勻速直線運動;乙物體的運動圖像是曲線,表示乙做變速運動,故A錯誤。BCD、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是v。在0 t1時間內,甲、乙兩物體的起點和終點相同,即路程相等,根據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它們在0 t1時間內的平均速度相等,故BC錯誤,D正確。故選:D。34.解:AB、由圖像可知,甲車在運動時先快后慢,乙車在運動時先慢后快,因此,在前半段時間內甲車通過的路程大于乙車通過的路程,甲車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A錯誤、B正確;C、由于甲車在運動時先快后慢,乙車在運動時先慢后快,因此,在后半段路程,甲車所用的時間大于乙車所用的時間,甲車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車的平均速度,故CD錯誤。故選:B。35.解:A.由圖可知,出發前甲在乙的前面6m處,乙物體從0時刻開始并沒有出發而是靜止不動,而甲物體從0時刻已經勻速運動,而乙物體先靜止2s后才開始運動,最終乙在第4s才追上甲。故A錯誤;B.由圖可知,乙物體從2s時刻開始出發,而甲物體從0時刻開始運動,即甲、乙不是同時出發,故B錯誤;C.甲、乙的運動圖像都是直線,可知甲、乙在運動后都做勻速運動,乙直線的傾角大于甲直線的傾角,即乙運動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C錯誤;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比乙先出發2s,甲運動4s和乙相遇,故D正確。故選:D。36.解:AB、已知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駛,由圖象可知:在相同時間內,甲走的路程較多,由公式v可得,甲車速度大于乙車速度,故A正確、B錯誤;C、甲乙兩車的速度不同,相對不靜止,故C錯誤;D、甲、乙兩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駛,v甲>v乙,若以乙車為參照物,甲車向前運動,故D錯誤。故選:A。37.由圖可知,總路程為S=3600m,總時間為t=16min=960s(1))0﹣5分鐘內小明所用時間為t1=5min=300s,通過的路程為S1=450米,速度v11.5m/s5﹣6分鐘小明靜止不動。通過的路程s2=0,速度v2=0,所用時間為t2=1min=60s;6﹣16分鐘內小明通過的路程為S3=S﹣S1=3600m﹣450m=3150m,所用時間為t3=10分鐘=600s;速度v3;由于v3>v1>v2,故6﹣16分鐘時為騎行路段,路程為3150m;(2)全程的平均速度為十二.v-t圖像描述物體的運用(共1小題)38.解:ABD、由v﹣t圖像可知,B同學的運動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軸的直線,說明B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3m/s;A同學的運動圖像是一條過原點的斜線,說明A同學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10s末,兩人的速度相等,均為3m/s,根據s=vt可知,0~10sB同學通過的路程大于A同學通過的路程,故A錯誤、BD正確;C、由v﹣t圖像可知,B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B同學與樹木之間的位置始終在變化,以路邊的樹木為參照物,B同學總是運動的,故C正確。故選:A。十三.實驗 測量平均速度(共1小題)39.解:(1)在測平均速度的實驗中,實驗原理是v;(2)在實驗中,需要用刻度尺測距離,用秒表測時間,所用該實驗中還需要刻度尺和秒表;(3)斜面坡度越大,小車沿斜面向下加速運動越快,過某點的時間會越短,計時會越困難,所以為使計時方便,斜面坡度應小些,目的是延長小車的運動時間;(4)小車通過全程的長度s=60cm=0.6m,停表指針轉了5格,為5s,故全程平均速度v0.12m/s;把金屬片移到斜面中間位置,如圖所示,距離車頭為30cm,s1=60cm﹣30cm=30cm=0.3m,指針轉了2格t1=2s,故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10.15m/s。故答案為:(1)v;(2)刻度尺,停表;(3)??;(4)0.6;0.12;0.15。十四.頻閃照相測速(共1小題)40.解:蘋果下落過程,相對于地面的位置改變了,故以地面為參照物蘋果是運動的,圖中時間間隔相同,運動的路程越來越大,比較蘋果在相等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可知蘋果的速度越來越大。答案為:地面;路程;大。十五.能量的轉化與轉移(共2小題)41.解:A、電飯鍋主要是用來發熱的,因此,電飯鍋工作時,主要將電能轉化成為內能,故A錯誤;B、電風扇工作時,消耗電能,使電風扇轉動,得到的是機械能,故B錯誤;C、干電池給燈泡供電時,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再提供給燈泡,故C錯誤;D、在陽光照射時,太陽能電池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故D正確。故選:D。42.解:(1)當電流通過電動機時,電流做功,消耗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和內能;(2)鉆頭沖擊墻壁,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由此分析可知,在該過程中存在電能、機械能和內能的轉化。故選:D。第12頁(共21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