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第四章 光現象第2節 光的反射關鍵能力訓練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導學學習任務清單序號 學習任務 核心素養1 了解光的反射現象,知道人能看見不發光的物體的原因 物理觀念2 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物理觀念3 通過實驗了解反射現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科學探究4 通過身邊的事例和實驗現象,能區分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科學探究知識點一 光的反射定律1.我們能夠看見不發光的物體,就是因為物體 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 2.在反射現象中,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 兩側;反射角等于 。這就是光的 。 反射 法線入射角反射定律例1 如圖所示,入射光線AO經水平放置的平面鏡反射后,射到豎直墻壁上的B點,OB與鏡面的夾角為30°,則入射角為 ,反射角為 。 60° 60° 知識點二 光路的可逆性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實驗中,如果讓光逆著反射光的方向射到鏡面,那么它被反射后就會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這表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 。 例2 小軍從汽車內的后視鏡里能看見駕駛員的眼睛,此時駕駛員通過汽車內的后視鏡 (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到小軍的眼睛,這是因為 。 可逆 一定 在光的反射現象中光路可逆 項目 鏡面反射 漫反射光路圖反射面 平整光滑 反射光特點 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傳播方向 ,迎著反射光看感覺 ,從其他方向看感覺 ;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行光入射,反射光向著 傳播,能使人眼從不同方向看見本身 的物體; 光的反射定律 現象及應用 知識點三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凹凸不平 仍平行 明亮刺眼 暗淡無光 四面八方 不發光 遵循 波光粼粼、鏡面反光 從不同方向看見黑板上的粉筆字例3 如圖所示,在暗室中用手電筒照射掛在白色高墻上的小鏡子,人在側面看被照射部分( )。A.墻和鏡子看上去都較暗B.墻和鏡子看上去都較亮C.墻是白色明亮的,鏡子是暗的D.墻是暗的,鏡子是明亮的方法技巧 在生活中鏡面反射往往表現為“明亮刺眼”,漫反射往往用“暗淡無光”這樣的詞進行描述,這是一種由于思維定式造成的不完整的認識。解題時應關注反射面的特點和人眼觀察的角度。C 知識點一 光的反射定律1.如圖所示,MM'為平面鏡,AO為入射光線,ON為法線。已知∠AON=60°,∠NOB=30°,∠NOC=45°,∠NOD=60°,則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將沿著 (填“OB”“OC”或“OD”)方向射出。若要使反射角增大,則應使入射角 (填“增大”或“減小”)。 OD增大 2.如圖所示,入射光線AO經水平放置的平面鏡反射后,射到豎直墻壁上的B點,OB與鏡面的夾角為60°。當AO繞入射點O逆時針旋轉20°,轉動到A'O的位置時,可以將平面鏡繞O點 (填“順時針”或“逆時針”)轉過 ,使光斑仍在B點。 逆時針10°知識點二 光路的可逆性3.小光和小亮照同一面鏡子,小光在鏡子中看到了小亮的眼睛,那么( )。A.小亮無法通過鏡子看到小光的眼睛B.小亮可能會通過鏡子看到小光的眼睛C.小亮一定能通過鏡子看到小光的眼睛D.無法確定小亮能不能通過鏡子看到小光的眼睛C4.下圖是兩個夾角為55°的平面鏡,一束光AO射到其中一個平面鏡上,要使光經另一個平面鏡反射后按原路徑從OA射出,則角α為 。 35°知識點三 鏡面反射和漫反射5.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鋪一張白紙,把一小塊平面鏡放在白紙上,用手電筒正對著鏡子和白紙照射,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從側面看,應該是白紙比鏡子亮B.正對著鏡子和白紙看,應該是鏡子比白紙亮C.鏡子發生的是鏡面反射,白紙發生的是漫反射D.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1.如圖所示,雨后晴朗的夜晚,人迎著月光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看到路面發亮的是水B.看到路面發暗是因為光發生了鏡面反射C.看到路面發亮是因為光發生了漫反射D.光發生的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A 2.如圖所示,許多建筑采用玻璃裝潢外墻,這在美城市的同時卻造成了光污染,造成這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光的( )。A.漫反射B.鏡面反射C.色散現象D.直線傳播B 3.下圖為用玻璃罩罩著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難看清。小華認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對石碑的侵蝕;②石碑上的字發生了漫反射;③若罩外的光再強一點,石碑上的字看起來一定會更清晰;④若罩內能給石碑一定的照明,石碑上的字看起來會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A 4.如圖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鏡上,入射光與平面鏡夾角為30°,若要使反射光和入射光垂直,則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平面鏡不動,入射光繞O點順時針旋轉15°B.平面鏡不動,入射光繞O點逆時針旋轉15°C.入射光不動,平面鏡繞O點順時針旋轉15°D.入射光不動,平面鏡繞O點逆時針旋轉30°A 5.如圖所示,一束激光從A點射向水面,入射角∠i=45°,反射光在固定的水平光屏上形成光斑B,若水面下降,則光斑B( )。A.向左移動 B.向右移動C.固定不動 D.無法判斷B 6.如圖所示,一束光AO射向鏡面,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的大小。7.如圖所示,利用平面鏡把太陽光反射入豎直井內,請你通過作圖畫出平面鏡,并在圖中標出反射角的大小。 如圖所示 如圖所示 8.為了把太陽光反射到一座洞口朝向正東方向的水平涵洞中去,小明設計安裝了一塊能自動調節方向的平面鏡M,如圖所示,中午時刻,太陽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反射角為 ,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α為 ;午后,隨著太陽西斜,角α應適當 (填“增大”或“減小”)。 45° 增大 45° 9.“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兩塊粘連起來的硬紙板,且可繞ON轉動。在紙板E上安裝一支可在紙板平面內自由移動的激光筆。 (1)做此實驗時應選擇 (填“較暗”或“較亮”)的環境。實驗前,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應將紙板 放置在平面鏡上。 (2)實驗時,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徑跡同時顯示在紙板上,應讓激光筆的光束 (填“垂直”或“貼著”)紙板E射到O點。 貼著 較暗 垂直 (3)為了探究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的關系,應進行的操作 (填字母代號)。 A.改變光線AO與ON的夾角B.沿ON向后轉動紙板FC.改變紙板與平面鏡之間的夾角D.沿ON向后轉動紙板E(4)如圖乙所示,將紙板F繞ON向后翻轉任意角度,發現紙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 (填“存在”或“不存在”)。 A 存在 (5)若將紙板E、F(連同激光筆)繞底邊同時向后傾斜,如圖丙所示,此時反射光束 (填字母代號)。 A.仍在紙板上呈現B.被紙板擋住C.在紙板前方 C (共24張PPT)第四章 光現象第3節 平面鏡成像關鍵能力訓練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導學學習任務清單序號 學習任務 核心素養1 能描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物理觀念2 通過實驗,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科學探究3 了解平面鏡、球面鏡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科學態度與責任知識點一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器材】一塊薄的玻璃板、支架、一支筆、兩支相同的蠟燭、刻度尺、白紙等。【實驗過程】(1)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 一塊 (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代表平面鏡的位置。 (2)如上圖所示,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透過玻璃板觀察,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支外形 但未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與像的位置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蠟燭的像的位置。 豎立薄相同【實驗數據記錄】 次數 蠟燭到平面鏡的距離/cm 蠟燭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cm 蠟燭的像與蠟燭的大小關系 蠟燭的像和蠟燭的連線與鏡面的位置關系1 10 10 等大 垂直2 15 15 等大 垂直3 20 20 等大 垂直【實驗結論】(3)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平面鏡所成的像為虛像,其大小與物體的大小 ,像和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像和物體的連線與鏡面 ,即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體關于鏡面 。 垂直 相等 對稱 相等 例1 “國粹”京劇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京劇演員對著平面鏡繪制彩色臉譜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臉譜的像呈現在鏡面上B.臉譜的像與臉譜關于鏡面對稱C.平面鏡所成臉譜的像為實像D.平面鏡后放一塊擋板演員看不到自己的像B 知識點二 平面鏡、凸面鏡及凹面鏡的應用在一些小區路段拐角處會看到反光鏡,反光鏡是一種 (填“凹”或“凸”)面鏡,可以起到 的作用;利用凹面鏡對光有 的作用,制成太陽灶用來燒水、煮飯。 例2 關于各種鏡子的使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的外后視鏡是凹面鏡B.太陽灶中使用的鏡子是凸面鏡C.市區公路拐角處設置的鏡子是凸面鏡D.牙科醫生觀察口腔中的牙齒時,使用的小鏡子是凹面鏡凸 擴大視野會聚 C 知識點一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如圖所示,旅客站在地鐵安全門外候車時,玻璃安全門能清晰地“映出”她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在安全門中所成的像是實像B.形成人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線傳播C.人走近安全門,像的大小不變D.安全門向右打開,像會向右移動C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鋪一張白紙,紙上豎立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沿著玻璃板在紙上畫一條直線PQ,代表平面鏡的位置。A和B是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甲 乙(1)為了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 (填“明亮”或“黑暗”)的環境中進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若有2 mm厚和3 mm厚的兩塊玻璃板,應選擇 mm厚的玻璃板做實驗,目的是 。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2黑暗防止玻璃板前后兩個面成像(2)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未點燃的蠟燭B豎立著在玻璃板后面移動,通過觀察 ,來確定像的位置并判斷像與物體的大小關系。蠟燭A燃燒變短后,上述方法 (填“能”或“不能”)確定像的位置。 (3)為了探究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位置和大小的關系,小明又設計一個方案,將白紙換成半透明的紙,如圖乙所示,在玻璃板前面的紙上畫一個三角形ABC,再將玻璃板后面三角形的像用鉛筆描繪在紙上,用字母a、b、c標記,接下來的做法是 , 并觀察兩個三角形是否完全重合。蠟燭B與蠟燭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能將半透明紙沿直線PQ對折知識點二 平面鏡、凸面鏡及凹面鏡的應用3.銅鏡在我國使用了4 000余年。古籍《周禮》中記載的“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即用凹面鏡取火。《墨經》有“正鑒”“異于光”等關于平面鏡和影子的描述。“鑒者近鏡,像亦近鏡”則是對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描述。下列關于古籍中光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凹面鏡能夠利用太陽光取火是因為它對光有發散作用B.影子的形成是因為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物體發生了反射C.物體面鏡時像會逐漸變大D.銅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4.如圖所示,S是一個發光點,S'是它在平面鏡中成的像,SA是S發出的一條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和SA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光線。如圖所示1.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從平面鏡中看到了像,則一定有光從像發出,且射入人的眼睛B.平面鏡中有像,則一定有光透過平面鏡C.平面鏡里的像是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會聚成的虛像D.平面鏡有時成實像有時成虛像C 2.下圖是小明畫出的燭焰上的點S的成像光路圖。關于光路圖的說法錯誤的是( )。A.人眼看到的蠟燭的像與實際蠟燭的大小相等B.在像點S1的位置放一張白紙,人眼在S1一側觀察,白紙上看不到像C.人眼只有在圖中的位置才能看到燭焰的像D.從S點射向鏡面的光經過鏡面反射后,所有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均經過點S1C 3.圖甲是自制的一只魔術箱,表演時把紙幣從空箱頂端的投幣口投入,結果紙幣“不翼而飛”。原來魔術箱中有一塊平面鏡(如圖乙所示),它與箱底的夾角為 ,使觀眾覺得箱子里沒有東西。魔術箱中的平面鏡所成的像是 (填“虛”或“實”)像。 45° 甲乙虛 4.一只白鶴在水深為1.5 m的平靜湖面上方,距離湖面2 m處飛行,湖中有著白鶴的倒影。倒影是白鶴形成的 (填“實”或“虛”)像;此時白鶴的倒影與湖面相距 m,當白鶴向上飛行時倒影的大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不變 2 虛 5.下圖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世界上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的“天眼”。它由許多個反射面組成,其外形相當于 (填“凸面鏡”或“凹面鏡”),它對光有 (填“會聚”或“發散”)作用。 凹面鏡 會聚 6.下圖是一條盤山公路,當汽車在 AB 路段行駛時,司機由于光的 而看不到 BC 路段的情況。為了看到 BC 路段的情況,人們利用反射定律,應該在 (填“A”“B”或“C”)位置安裝一塊 鏡。 直線傳播 B 凸面 7.下圖是生活中常見的兩種窗戶,圖甲窗戶可在直線軌道上左右平移,圖乙窗戶可繞固定軸轉動,若將圖甲窗戶左右平移打開,則人在P窗戶中的像的大小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將圖乙Q窗戶轉動打開的過程中,A點的像的位置將 (填“改變”或“不變”)。 甲乙 不變 改變 8.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和成像原理,在圖中畫出由S發出的一條光線經過鏡面反射后進入眼睛A點的光路。 如圖所示9.如圖甲所示,小敏檢查視力時,視力表放在她頭部的后上方,她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視力表的像。視力表在鏡中的像到小敏的距離為 m;當小敏起身向前面鏡時,視力表在鏡中的像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小敏在鏡子中看到豎直掛在視力表上方的電子鐘的示數如圖乙所示,這時的實際時間是 。 5 不變 12:01 10.人們發明了圖甲中的抬頭顯示器,它能將水平顯示器上顯示的車輛信息,如車速、油耗、導航等,通過擋風玻璃(看作平面鏡)成像,避免駕駛員低頭看儀表而造成事故,圖乙為其工作原理圖。 甲乙(1)如圖乙所示,要使得水平放置的物體可以通過平面鏡成一個豎直的像,平面鏡與水平面的夾角為 。 (2)如果成像位置太高,可將顯示器適當 (填“靠近”或“遠離”)擋風玻璃。 45° 靠近 (共20張PPT)章末總結知識整合專題歸納專題訓練第四章 光現象專題1 光的傳播辨析1.關于下列光學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D 甲乙丙丁A.圖甲,當入射光線順時針轉動時,反射光線也順時針轉動B.圖乙,平面鏡成像時進入眼睛的光是從像發出的C.圖丙,該圖表示太陽光經過三棱鏡折射后的色光排列情況D.圖丁,在光的漫反射現象中,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太陽光斜射在玻璃圓鏡上,在房間的白墻上留下圓形的光斑,小麗將一支鉛筆放在玻璃圓鏡正上方適當位置,墻上光斑中出現了兩個黑色的陰影。(1)光斑的形成是因為光發生 現象,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2)若想將光斑位置下移,應使圓鏡沿水平方向 (填“遠離”或“靠近”)墻面。 反射 光沿直線傳播 靠近 (3)為什么光斑中有兩個黑影呢 小麗進行了探究。如圖甲、乙所示,當鉛筆緊貼在玻璃圓鏡上時,兩個黑影緊挨著,改變鉛筆和玻璃圓鏡間的距離,兩個黑影距離增大,于是她認為兩個黑影中一個是鉛筆的影子,另一個是鉛筆通過平面鏡所成的像,她的猜想是否正確 。說明理由 。不正確 甲乙平面鏡所成的是虛像,墻壁不能承接到虛像 專題2 紅外線及紫外線辨析2.紅外線、紫外線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應用中利用紅外線工作的是( )。A.驗鈔機 B.遙控器C.殺菌燈 D.日光燈B 2.紅外線和紫外線在生活中都有很多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冬天常在淋浴間使用的“浴霸”,裝有紫外線燈,主要用于取暖B.經常在陽光下晾曬衣物,可以利用紫外線殺菌C.自行車的紅色尾燈是利用紅外線來工作的D.早晨的太陽紅彤彤的,是因為紅外線傳播得比紫外線快B專題3 光學作圖3.將白紙鋪在水平桌面上,把點燃的蠟燭和玻璃板放置在如圖所示的位置上,用筆在紙上畫出蠟燭的“像”。請你依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A點在玻璃板中的像A'的位置,并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如圖所示 1.光學作圖依據的原理:光的反射定律、折射規律、光路可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等。2.作圖題類型包括:原理組合、光學元件組合等。3.作圖規范要求:光線和實像用實線表示,輔助線(法線、延長線、連線等)和虛像用虛線表示。3.如圖所示,小明站在魚塘邊A處,看到路燈B在魚塘中的像與他看到的塘中的一條魚在C點重合。用光學作圖法確定路燈B的位置和魚的大致位置。如圖所示 4.傍晚時分,在水面平靜的池塘邊,小信嘗試用激光筆從A點去照亮池塘對面樹上的一個果子(B點),他發現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式實現。請在圖中畫出這兩種方式的光路圖(保留作圖痕跡)。如圖所示 1.下列詩詞中涉及的光現象的解釋正確的是( )。A.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B.潭清疑水淺——潭水看起來淺是因為光發生了反射C.明鏡可鑒形——鏡子可以成像是因為光發生了折射D.江清月近人——看到江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實像A 2.甲、乙兩條光線射至界面并被反射,由圖可知甲、乙兩條光線的反射角分別為( )。A.90° 60° B.90° 30°C.0° 60° D.0° 30°D 3.如圖甲所示,汽車司機從右后視鏡中觀察到同向駛來一輛越野車,下一時刻越野車在后視鏡中的位置如圖乙所示。設兩車均勻速向前行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后視鏡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越野車在汽車司機的左后方行駛C.越野車比汽車行駛的速度大D.越野車相對于汽車是靜止的C 甲 乙4.柳宗元在《小石潭記》中寫道:“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他看見的潭水中的魚,實際上是光從水中斜射向空氣時發生 而形成的 (填“實”或“虛”)像。 5.鈔票或商標的某些位置用熒光物質印上標記,可以在 下識別;電視機遙控器可以發出不同的 脈沖,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均填“紅外線”或“紫外線”) 虛 折射 紫外線 紅外線 6.某書中記載:“置錢碗底,遠視若無,及盛滿水時,則錢隨水光而顯現矣。”“看不見錢”的原因是 。 7.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請在平面鏡前作出物體AB。 光沿直線傳播 如圖所示 8.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找到一個棱鏡,其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ABC,如圖所示,其中BC面鍍銀。一條光線從AB面上的O點射入棱鏡,經過BC面一次反射后,從AC面的P點出射。請在圖中畫出該光線射入棱鏡之后的光路圖。如圖所示 9.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中,為了確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實驗器材有可旋轉的光屏(如圖甲所示,光屏的A、B兩部分均可繞軸ON旋轉)、平面鏡和激光筆。如圖乙所示,將光屏豎立在水平放置的鏡面上,讓激光筆發出的光沿光屏A入射到O點。(1)實驗中,光屏A是用來呈現 光線的,為了觀察到完整的光路,光屏B需旋轉到圖乙中的位置 (填序號)。 (2)旋轉光屏A到位置1,需要旋轉光屏B到位置3才能觀察到完整光路,通過以上操作過程可知,要觀察完整的光路,光屏A、B兩部分旋轉后要處于 。 (3)記錄多次實驗光路,進一步研究發現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關于轉軸ON對稱,這條過入射點并 于鏡面的直線ON叫作 ,根據這條線便可以確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的位置關系。 入射 2 同一平面 垂直 法線 (共22張PPT)第四章 光現象第4節 光的折射關鍵能力訓練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導學學習任務清單序號 學習任務 核心素養1 了解光的折射現象 物理觀念2 知道光在發生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物理觀念3 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折射現象 科學態度與責任知識點一 光的折射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發生了 ,這種現象叫作光的折射。折射光線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 入射角。當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 。當光從空氣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質中時,傳播方向 。 2.光在同種均勻介質中 傳播,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的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 ,這是一種光的 現象。 3.如果讓光逆著折射光的方向從水或其他介質射入空氣中,可以看到,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逆著原來入射光的方向射出。也就是說,在折射現象中, 。 偏折 小于不變增大沿直線改變折射光路可逆例1 如圖所示,一束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入射角等于60°B.OF是折射光線C.∠AOG是折射角D.AB右側是空氣 D方法技巧 圖中相互垂直的兩條線應該是法線和介質的界面。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規律可知,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在法線的同側。進一步明確法線和界面的位置是解題的關鍵。知識點二 生活中的折射現象如圖所示,小紅發現通過玻璃磚看到的鋼筆發生了“錯位”,這是光的 現象造成的。折射 例2 如圖所示,漁民看到水中S'處有一條魚,而S才是魚的真實的位置,現要利用激光手電筒從A點發出一束光照射到S上,請在圖中完成光路。如圖所示 知識點一 光的折射1.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發生折射現象,下列光路圖正確的是( )。AABCD2.一束激光從空氣射入水中,部分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記錄在表中。激光從水中射入空氣時,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若入射角為30°,則折射角為22.1°B.若入射角為30°,則折射角可能為52°C.若入射角為45°,則折射角可能為30°D.若入射角為45°,則折射角為70°D入射角 10° 20° 30° 40° 50° 60° 70° 80°折射角 7.5° 14.9° 22.1° 28.9° 35.2° 40.6° 45.0° 47.8°知識點二 生活中的折射現象3.將一枚硬幣放在杯底部,調整眼睛的位置,使硬幣剛好被杯口邊緣遮住,如圖所示。保持眼睛位置不變,緩慢向杯中倒入水,發現硬幣逐漸露出杯口,下列光路圖中能解釋其原因的是( )。AABCD4.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關于海市蜃樓的記載:“登州海中,時有云氣,如宮室、臺……冠蓋,歷歷可見,謂之海市。”下列現象與其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倒影C.立竿見影 D.潭深疑水淺D5.我國詩歌文源遠流長,漢樂府《江南》一詩中的“魚戲蓮葉間”所描繪的畫面如圖所示。蓮葉浮出水面,又倒映在水中。我們看到水中的魚和蓮葉,分別是由 和 (填“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或“光的折射”)形成的 (填“虛”或“實”)像。 光的折射光的反射虛6.從空氣射向水面的入射光,在水面同時發生反射和折射現象。如圖所示,OB為反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AO和大致的折射光線OC,并標出入射角的大小。如圖所示1.(傳統文)我國是世界四大古文明發源地之一,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詞。下列詩詞與對應的物理知識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峰多巧障日,江遠欲浮天。”山峰遮住太陽是由于光的折射B.“水中映月影,波上生清輝。”“映月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發生折射C.“綠樹垂枝蔭四鄰”,“蔭”是綠樹的影子,與平面鏡成像原理相同D.“林幽偏聚鳥,溪闊本藏魚。”看到的溪水中的魚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D 2.下列光路圖正確的是( )。ABCDD 3.下圖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中傳播的光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60°C.NN'是界面D.MM'的右邊是玻璃D 4.如圖所示,一支固定好的激光筆向盛有水的水槽發射一束激光照射到水面上的O點,光線經過折射在水槽底部形成一個光斑,此時折射角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入射角。打開水槽底部的水龍頭緩慢放水,能觀察到水槽底部光斑向 (填“左”或“右”)移動。 小于 右 5.如圖所示,入射光線AO從空氣中斜射到玻璃中,光線OO'再從玻璃中射入空氣中,進入空氣中的折射光線為O'B。(1)請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AO和折射光線O'B的大致方向。(2)若光從空氣斜射到玻璃中的入射角為∠i,再從玻璃中射入空氣中的折射角為∠r,則∠i (填“>”“<”或“=”)∠r。 = 如圖所示 6.小強將兩個大小相同的紅、藍環粘在一起形成“8”字。手拿紅環將藍環豎直放入水中,使藍環剛好浸沒,從水面上方C點可以觀察到紅環的“倒影”和藍環的像并不完全重合,如圖甲所示。請在圖乙中作出:(1)紅環最上端A點在水中的像A'點;(2)B'點為藍環最下端B點的像,請完成人眼從C點看到B點的光路。甲乙 如圖所示 7.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的實驗中,小玉利用激光筆、水槽、水和一個可繞ON折轉的光屏進行實驗。(1)當激光筆發出的光從空氣射入水中時,傳播方向 (填“一定”或“不一定”)發生改變。 (2)實驗中,光屏上呈現的光路如圖所示,小玉在光屏上記錄光路并標出了此時的入射角和折射角,據此她得出實驗結論: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小沐指出小玉得出的結論錯誤,原因是 。 不一定 把折射光線與界面之間的夾角當成了折射角 (3)糾正(2)中的錯誤后,保持入射光線不變,向水槽中緩慢加水,小玉發現折射光線在水槽底部形成的光斑逐漸向 (填“左”或“右”)移動,她認為折射角在逐漸變小。她的觀點 (填“正確”或“不正確”)。 (4)多次改變入射光角度,小玉測得如下表所示的幾組數據。由此,她可以得出結論: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 入射角。 左 序號 入射角α 折射角γ1 30° 22°2 45° 32°3 60° 40°不正確 小于 (5)小玉想繼續探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的折射規律,在第4次實驗中,設定入射角是40°,此時折射角可能是 (填字母)。 A.20° B.28°C.35° D.60°B (共18張PPT)第四章 光現象第5節 光的色散關鍵能力訓練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導學學習任務清單序號 學習任務 核心素養1 通過觀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知道太陽光是由色光混合而成的 科學探究2 通過實驗了解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科學探究3 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形成豐富的色彩 物理觀念4 了解可見光譜以及紅外線與紫外線的應用 科學態度與責任知識點一 色散1666年,英國物理學家 用玻璃三棱鏡將太陽光 為各種顏色的光,這種現象叫作光的 。如果用一個白屏來承接,在白屏上就形成一條彩色的光帶,顏色依次是 。 這說明,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牛頓 分解紅、橙、黃、綠、藍、靛、紫色散例1 如圖所示,讓一束太陽光照射三棱鏡,射出的光照到豎直放置的白屏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光是單色光B.不同色光在白屏上是隨機排列的C.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現象D.紅光偏折能力比紫光強 C知識點二 色光的混合 、 、 叫作色光的三原色。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白光是單色光B.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紅光、黃光、藍光C.白光是七種色光中的一種D.任何顏色的光都可以用紅、綠、藍三種色光混合而成方法技巧 色光的三原色中,任何一種色光都不能由另外兩種顏色的色光合成。 紅 綠 藍 D 知識點三 看不見的光1.太陽的能量主要以光的形式輻射到地球。在太陽光的可見光譜紅端以外的部分,能使靈敏的溫度計示數升高,說明這里也有能量輻射。我們把紅端之外的輻射叫作 。一個物體溫度升高,它輻射的 就會 。 2.太陽光的可見光譜紫端以外的部分,能使熒光物質發光,這種看不見的光叫作 。過量的 照射對人體有害,輕則使皮膚粗糙,重則引起皮膚癌。 紅外線 增強 紅外線 紫外線 紫外線 例3 關于紅外線和紫外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家用消毒柜的滅菌燈是利用紅外線進行消毒的②電視機的遙控器是利用紅外線進行遙控的③驗鈔機是利用紫外線來鑒別鈔票真偽的④紅外線、紫外線均不可以在真空中傳播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B 知識點一 色散1.生活中常見的彩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光沿直線傳播 B.小孔成像C.光的反射D.光的色散D2.“幻日”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在天空中的薄云里面分布著大量微小的六角冰晶,有時它們會整齊地排列在空中,當太陽光射入六角冰晶后,便會在空中出現太陽的像,從而呈現出多個太陽。幻日的形成與下列選項中的現象成因相同的是( )。A.倒影 B.彩虹C.月食 D.影子B知識點二 色光的混合3.下圖是色光的三原色照射在光屏上形成色斑的示意圖,則圖中區域1和2應標的顏色分別是( )。A.藍色、白色B.綠色、白色C.黃色、黑色D.黃色、白色B知識點三 看不見的光4.在光現象的復習中,小敏總結了下列各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①物體在溫度高的時候輻射紅外線,溫度低時就不輻射了;②紫外線能殺死部分微生物,可以用來制成紫外線消毒柜;③一束太陽光斜射向三棱鏡的一側時,折射后紫光的偏折程度小于紅光;④紅外線體溫檢測儀是利用紅外線具有熱效應的原理工作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D5.紅外線感應水龍頭使用時不需要直接接觸,當手伸近感應窗前的感應區域時,機器自動出水;當手離開感應區域時,機器自動關水。下列各項不是利用紅外線工作的是( )。A.驗鈔機B.測溫槍C.電視遙控器D.紅外相機A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樹林中光斑的形狀與樹葉間隙形狀有關B.樹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色散現象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2.為了方便測量體溫,某班級的醫藥箱里配有“額溫槍”,利用“額溫槍”測量體溫時接收的是人體輻射的( )。A.紅外線 B.紫外線C.超聲波 D.次聲波A 3.有一種神奇織物,給白兔身體披上該織物(如圖甲所示),用紅外相機拍攝白兔,得到的照片如圖乙所示,此時兔子身體“隱形”了。兔子身體“隱形”是因為該織物( )。A.呈潔白色 B.隔熱性好C.導熱性好 D.溫度較高B 甲乙4.太陽的周圍有時會出現一個彩色的光環。這是一種罕見的天象——日暈,是太陽光透過高空云層中的冰晶時,發生 形成的。這種現象說明太陽發出的光 (填“是”或“不是”)單色光。 5.下面是一些與紅外線或紫外線相關的現象或應用:①夜視儀;②遙控器;③防曬傘;④長時間照射引起皮膚癌;⑤使紙幣上的熒光物質發光。其中與紅外線相關的現象或應用的是 ;與紫外線相關的現象或應用的是 。(填序號) 折射 不是 ①② ③④⑤ 6.英國物理學家牛頓利用 揭開了光的顏色之謎。我國早在唐朝時期就記載了著名的“人工虹”實驗:“背日噴乎水,成虹霓之狀。”這是光的 現象。 7.假期,小云用手機拍攝到瀑布下的彩虹。彩虹是光的 現象。手機屏幕上呈現出由紅、綠、 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多彩畫面。媽媽用遮陽傘遮擋陽光,能防止 (填“紅外線”或“紫外線”)對人體皮膚的傷害。 三棱鏡 色散 色散 藍 紫外線 8.小剛對自動感應門很感興趣,想了解其原理。他查閱有關資料后得知,自動感應門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感應裝置接收到人體輻射的紅外線,將門打開;另一種是感應裝置發出微波來感知向門移動的物體,將門打開。以下設計方案能辨別某自動感應門類型的是( )。A.速度相同的兩個人分別向門靠近,觀察門的反應B.人以兩種不同速度分別向門靠近,觀察門的反應C.門打開后,人在門前靜止一段時間,觀察門的反應D.選擇白天和黑夜兩個時間段讓人向門靠近,觀察門的反應 C (共21張PPT)第四章 光現象第1節 光的直線傳播關鍵能力訓練素養分層評價必備知識導學學習任務清單序號 學習任務 核心素養1 能識別光源,知道光源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物理觀念2 了解光的直線傳播,能列舉光的直線傳播在生活中的應用 物理觀念3 知道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大小 物理觀念4 通過觀察光在水中和玻璃中傳播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科學探究知識點一 光的直線傳播1.能夠發光的物體是 。太陽、燈籠魚屬于 光源;照明的LED燈屬于 光源。 2.實驗表明,光在空氣、水、玻璃中也是沿 傳播。空氣、水和玻璃等透明物質可以作為光傳播的 。 3.光在同種 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光源自然直線人造介質均勻4.為了表示光的傳播情況,通常用一條帶有箭頭的直線表示一束光傳播的 和 。這樣的直線叫作光線。 5. 在開鑿隧道時,工人可以用激光束引導掘進機,使掘進機沿直線前進,保證隧道方向不出偏差,這利用了光的 。 徑跡方向直線傳播例1 生活中許多物體可以發光,下列物體中屬于光源的一組是( )。A.太陽、月亮、舞臺的射燈B.閃電、鏡子、人眼C.火焰、發光的水母、發光的螢火蟲D.太陽、燈光、波光粼粼的水面C例2 下列關于光線的說法錯誤的是( )。A.實際上光線并不存在B.光源能發光,但不射出光線C.光線表示光傳播的徑跡和方向D.光線是真實存在的帶有箭頭的直線知識拓展 理想模型法是一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有效方法,引入模型的目的是更加形象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現象、問題。它把復雜的問題簡單,摒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是我們理解有關物理知識的基礎。D聲 光真空不能傳聲 光在 中傳播最快 15 ℃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 m/s 空氣中的光速近似為 m/s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較慢 光在空氣中比在其他透明介質中傳播得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光的傳播 介質 知識點二 光的傳播速度光和聲的傳播對比表格。真空 3×108 快 不需要 例3 在 50 m 跑步的測試中,起點的發令員在吹哨的同時將旗子向下揮,終點的計時員應以 (填“聽到哨聲”或“看到旗子下揮”)為準開始計時;若計時員按另一種方式計時,會導致測試者的成績 (填“偏好”或“偏差”),這說明在空氣中光速比聲速 (填“大”或“小”)。 看到旗子下揮 偏好 大 知識點一 光的直線傳播1.下列物體中,屬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燭焰C.人的眼睛 D.水晶杯B2.著于春秋戰國時期的《考工記》,是我國流傳至今年代最早的關于手工業技術的古籍。其中記載了一種通過太陽的影子辨別東西方位的方法。如圖所示,在水平地面上的 O 點豎立一根木桿,從早晨到傍晚,木桿的影子從圖中的 OA 處運動到 OC 處,則 C 點在 O 點的( )。A.南方 B.北方 C.東方 D.西方C3.月全食亮相天穹,這是一種天文現象,下列現象與月全食的成因相同的是( )。A.鏡花水月 B.繁星閃爍C.海市蜃樓 D.一葉障目D知識點二 光的傳播速度4.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 m/s,太陽發出的光,要經過大約 8 min 才能到達地球,請估算:太陽到地球的距離約為 km。3×1081.44×1081.關于光的傳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波光粼粼的現象說明水面是光源B.光一定是沿直線傳播的C.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D.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速度變大C 2.下列關于“影”的形成,不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的是( )。A.在陽光下,樹底下出現的“陰影”B.立竿見“影”C.岸邊樹木在河水中的“倒影”D.皮影戲中的“影”C 3.下列直線中能夠代表光線的是( )。A. B.C. D.C 4.圭表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天文儀器之一。如圖甲所示,圭表通過測量一年中每日正午時日影長度來推測二十四節氣,日影是光的 形成的。圭表的原理如圖乙所示,為了在圭尺上觀察到清晰的日影,立表需要用 (填“透明”或“不透明”)物體制作。立春節氣正午日影比夏至長,說明立春節氣正午太陽在 (填“A”或“B”)位置。直線傳播 不透明 B 5.煙火表演時,觀眾聽到煙火爆燃的聲音是由 傳播進入人耳的。觀眾先看到煙火,過了 2 s 才聽見爆燃聲,是因為光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觀眾與煙火的距離約為 m。(設空氣中聲音的傳播速度v=330 m/s) 空氣 大于 660 6.如圖所示,觀察小孔成像的裝置及原理圖,回答下列問題。(1)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 (填“正”或“倒”)立的 (填“實”或“虛”)像。 (2)像的形狀與小孔的形狀 (填“有”或“無”)關,與物體的形狀 (填“有”或“無”)關。 (3)所成的像的大小與 到小孔的距離和 到小孔的距離都有關。 倒 實 無 有 物體 像 7.為了研究影子的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上端低于點光源A。(1)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數據如下表:該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影子的長度與光源 點光源的 高度h/cm 20.0 30.0 40.0 50.0 60.0影子的長 度l/cm 30.0 15.0 10.0 7.5 6.0的高度有關(2)分析實驗數據可得出:在點光源逐漸上移時,若點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則影子長度l的變量 (填“增大” “減小”或“不變”)。 (3)圖中s可表示長桿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的長度l與長桿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那么應該 。減小 在點光源的高度不變時, 改變短木條的位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1 光的直線傳播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4.2 光的反射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4.3 平面鏡成像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4.4 光的折射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4.5 光的色散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第四章 光現象 章末總結 2025-2026學年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